孟津简介: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偏北,居黄河中下游交界处,属洛孟津县地图阳市辖县。县城距省会郑州134公里,距洛阳市区10公里。县域东连偃师市、巩义市;南依洛阳市市区;西临新安县;北与济源市、吉利区、孟县相接。孟津具有悠久的历史,孟津县以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孟津具有开阔的地形,优良的气候,滨临黄河具有充足的水源。矿产、水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6%,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0%、23%、10.8%;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2.7%;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4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5%;预计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同比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同比增长25.8%;节能减排提前完成预期目标。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2009年前移4个位次,跻身全省前30强。
交通运输:
黄河孟津段有5座铁路、公路桥分别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孟津有3个上下道口,二广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全县22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洛阳飞机场座落在孟津县的麻屯镇。
旅游简介:
黄河小浪底景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 ,以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曾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热点旅游景区”、“东亚十佳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龙马负图寺景区: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因“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于晋怀帝四 年,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中华易学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风水之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汉光武帝陵景区: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谷称汉陵,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陵园,始建于公元50年,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归葬于此。该陵由神道,陵园和光武祠三部分组成。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的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平乐农民牡丹画”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郭泰安为首的几位当地农民画师。他们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饰以醇厚色彩,展现国花牡丹之神韵。
孟津特产:
孟津梨:因它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故又称为“洛阳金桔”。清代时,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马蹄黄等7个品种。现在已增至30多个种。外在感官特征:繁多的梨树品种,其果形、口味、色泽、个头、成熟期、耐贮性各异。以天生伏梨为主栽品种,也是孟津梨的代表品种。
孟津葡萄:河南省孟津县特产。孟津县常袋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深受欢迎。2011年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
孟津不翻:孟津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孟津不翻在当地是一道名小吃。据说是由王铎从宫廷御膳房里带出;是一种薄而小,放在烧热的鏊子上不用翻动即熟蘸汁或入汤而食的绿豆制品。孟津不翻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一夜浸泡、涨发、去皮,磨成豆糊状,加入鸡蛋、食盐调制,而后盛在特制的鏊子内用火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翻个儿,故而得名“不翻”。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横水卤肉:孟津横水卤肉名扬一时,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横水卤肉肥而不腻,烂而不化,唇齿留香。横水镇位于孟津最西部,黄河南岸,紧邻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因镇区的河水由南向北流入黄河而得名“横水”。
我在孟津,你在哪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