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人杰地灵

家乡区县: 菏泽市牡丹区

汲黯(?—前112年),字长儒。西汉濮阳(今牡丹区白虎汲堂村)人。景帝时仕官洗马。武帝即位,为谒者(官名)。一次,他奉旨至河内(汉时黄河以北地区)视察时,以皇帝的名义开仓义粮,赈济饥民。回朝后请求武帝以假传圣旨而治他的罪。武帝反而赞扬了他的做法并宽恕了他。后来,因屡次向皇帝提意见而被调出朝庭,贬为东海太守。不几年,东海郡大治,又召为主爵都尉。这时,天子正招试文学(官名,汉置宋废),常说:“我想怎么样怎么样”。汉黯对皇帝坦率地说:“陛下这样做不行。你内心多欲,只是表面施以仁义,怎能效法唐尧虞舜之治呢!”武帝很恼火,退朝后,对人说“汲黯真戆呀!”
大将军卫青在宫中值班时,武帝有时坐在床上见他(这是不礼貌的举动);丞相公孙弘在公余进见时,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衣冠不整为不礼貌)就接见他。到汲黯时,皇上不衣冠整齐,他就不去进见。
他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后来,卫青的权势益重,人人畏惧,但汲黯却敢与他抗礼。他骂廷尉、御史大夫张汤为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斥责丞相公孙弘内心奸诈,只会逢迎取悦皇上。结果遭到张汤、公孙弘的忌恨,连皇上也不太高兴。淮南王谋反时,非常害怕汲黯,说:“这个人直言敢谏,是个宁死不屈的人;至于公孙弘等只不过像个刚发蒙的小儿,是容易对付的。”
他极力反对汉武帝反击匈奴贵族的战争。当匈奴浑邪王来降时,他又屡次提出与皇上不同的意见,但均遭武帝拒绝。不久,因犯小错而被免官。几年后,又起为淮阳太守。十年后卒于淮阳。
汲黯去世后,皇上怀念他的功劳,官其弟汲仁至九卿(朝内的高级官员),子汲偃至诸侯相(辅佐诸侯的官)。

鲁西南赵效宇(2015-04-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