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又称灯影,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陕西是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陕西皮影从造型上可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现在我们能看的更多是一些皮影艺术的收藏品。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在中国的傀儡戏剧中独树一帜,它起源于汉,兴盛于唐、宋、清。清末民初时演唱班社有二、三十家。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刮、磨、刻、染、熨、缀等20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高约35厘米,以正侧面为主,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万字,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镂线计白,自然调和,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不仅用于演戏,也用于收藏,是不可多的艺术珍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