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位于易县城西南,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海拔1700米,抗战期间,日军扫荡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重创日伪军600余人,激战5小时,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跳崖。1942年为纪念五壮士壮举,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建有五壮士纪念塔,1958年重建,聂荣臻元帅亲笔书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狼牙山风景秀丽,为古燕十景之一,主要景观有红玛瑙溶洞,棋盘陀等,狼牙山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点。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三烈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狼牙山揽红色教育与绿色旅游于一身,及爱国主义教育、山岳风光、溶洞、森林浴、三角文化、五大优势于一体,独具特色,是教育健身的的最好游览之地。
名称由来
狼牙山原名郎山。西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为巫蛊(埋木偶人,诅咒害人)所致,涉及皇后、太子、公主等亲属,太子刘据自杀,其子远遁该山,故名。郎山下原有西晋太康元年(280)诏锡郎山君(汉武帝孙)及其子触锋将军父子法祀碑与郎山君祠、触锋将军庙。郎与狼谐音,亦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危峰参差迭起似狼牙,又称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狼牙山五勇士之壮举,名闻海内外,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热线景区。
一九九三年五月份,狼牙山旅游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党员、团员。军人、学生等络绎不绝。尤其是"七一"、"十一"期间,由当年老党员、老八路所作的专题报告更是吸引游客驻足倾听。于二OO一年落成由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面积816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馆内设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等四个展厅,生动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也进一步揭示了日寇在我根据地犯下的滔天罪行。陈列馆已于二oo一年五月份进入试运营阶段,从而成为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