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Guannan),简称“灌”,古称“海西”[1] ,为中国江苏省连云港下辖县。自西汉汉武帝年间建置海西县至今已有2090年的文化历史。因地处灌河流域,又因位于灌河之南而得名灌南[2] 。
灌南历史悠久,向来车水马龙,商贸云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灌南是二郎神文化与南国汤沟酒的发源地,著名的魔术之乡,江苏省首批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3] ,全国科普示范县[4] ,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海河相通的水绿新城。素有桐杨木之乡、淮山药之乡、浅水藕之乡、二郎神故里的美称。
灌南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东部濒临黄海,与韩国济州道、日本九州岛等国家地区隔海相望;东与响水接壤,南与涟水相连,西与宿迁为邻,北隔新沂河与连云港相望;东西最大直线距离71公里,南北30公里,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下辖1乡10镇,5个工业园区,2个农业园区,1个文化产业园区,238个村(居),78万人口。全县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3.8℃,最冷1月份平均温度为-0.6℃,最热7月份平均温度为26.9℃。全年无霜期212天,年降水量约660毫米。
灌南县于公元前90年建海西县,为境内建县之始,饱经沧桑,1958年3月[5] 正式命名为“灌南”,故灌南有“海西故国”[6] 之称。21世纪以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优质精品城市、水绿生态新都、现代宜居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全县每年多元化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城市形象现代靓丽,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2013年3月2日,灌南县召开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会议,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堆沟港镇、五队乡,将原堆沟港镇、五队乡合并设立新的堆沟港镇,镇政府驻五队居委会五队街。行政区划调整后,堆沟港镇行政区域面积155.48平方公里,人口8.6万人,辖27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撤销田楼乡、长茂镇,将原田楼乡、长茂镇合并设立田楼镇,镇政府驻三兴居委会三兴街,行政区划调整后,田楼镇行政区域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7.7万人,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撤销花园乡、新集乡,将原花园乡、新集乡合并设立新集镇,镇政府驻新集居委会新集街。行政区划调整后,新集镇行政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调整后,灌南县县乡镇由之前的14个乡镇减少到11个,下辖1乡10镇。
灌南县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河流水质清澈。境内现有流域性河道两条:新沂河、灌河。区域性骨干河道14条,中型涵闸1座,小型挡潮闸58座,大沟级以上涵闸382座。不计地下水资源,平均年份水资源总量达65亿立方米,其中上游下泄水量达57.66亿立方米,本地径流量2.73亿立方米,回归水3.73亿立方米。其中灌河堆沟以上流域面积达7273平方公里,支流众多,水量丰沛。为防汛抗旱和观测需要,在灌河及其支流设立燕尾港、响水口、龙沟等12座永久性水位、水文观测站。由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年平均为2.7亿立方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且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枯水年的降水量只有丰水年的60%~7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