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猪肠碌

家乡区县: 阳江市阳东县

    猪肠碌是广东阳江著名的汉族小吃,当地招牌特色小食,属于粤菜系。因为猪肠碌外形呈圆条形,貌似猪肠,因此取名猪肠碌。猪肠碌与粉卷相似,但味道差别甚大,传统的猪肠碌里的馅是由豆芽、炒河粉做成,以整张的河粉作皮来包裹,撒上白芝麻,淋些肉香汁,味道咸中带香,十分美味。

      它外形类似平时吃的粉卷,用米粉皮包着豆芽、虾皮、抄河粉、蛋皮等再在河粉皮上撒上芝麻。商家聪明了,加入了不同材料进去,例如叉烧、牛腩、火腿、红萝卜等等。吃的时候可整条吃,也可以切成小段,再沾上特殊的调料,如辣酱、番茄酱,味道咸中带香,十分美味。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淋上牛腩汁,撒些白芝麻与葱花,味道更足。阳江人民喝茶必点小吃之一。

      在很久以前(1925年),阳江城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那时的人们多以渔农业为生,只有靠近船厂的地方发展了一些小规模的商业。就在这里,聪明的先辈们发明了一种食品-河粉(阳江称粉皮,以下同),是以大米磨成米浆,支一口大锅,隔水放一个四方的木格,再在木格里扑上蒸布,米浆倒下去,火候差不多了掀起蒸布一翻,就是一张合格的粉皮了。在阳江,一般粉皮会切成手指宽的条状,再由店家煮成各式汤粉,兜售给来往客商和群众。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炒粉也渐渐在市场出现。这个就是猪肠碌的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食物供应一度紧张,由于缺少肉类,先辈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粉皮裹着炒粉皮,喻名“猪肠碌”,素菜浑名,以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为心里找一个安慰,从此一直流传下来,这也正体现了阳江人的乐观精神。

直至到父辈,经历了饥荒后,猪肠碌的上台率节节下降。在当时,想吃一次猪肠碌,需要到东门或者西濑的粉皮店,用一斤大米加2角加工费换两斤半粉皮,再到大市场的果菜公司买豆芽,才能制作猪肠碌。当然,也可以用一两米证加5分钱直接换5条手指粗细的现成品。那时从早上4点钟去排队,到7点钟都不一定能换到粉皮,那时候吃猪肠碌,真得相当于现在吃大餐加菜了。

为什么叫猪肠碌不叫猪肠卷?

在阳江话里面,“碌”-有滚动的意思,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粉皮将炒粉包裹,再滚动完成整套动作,所以直取其“碌”为名,“碌”-通“禄”,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看看以前的阳江人民多有产品定位概念。)

 

随意(2015-04-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