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约 962 年) 董源 (?-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为纪念董源的伟大成就,国际天文学会将水星上的环形山以其名字命名。
巨然(生卒年不详) 巨然,中国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原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汉族,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徐熙(生卒年不详)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钟陵(今进贤西北)人。江南望族,世仕南唐,工绘花鸟,虫鱼,蔬果,注重写生,好游园圃,以求情状。所作花木,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敷色晕淡纪碎为功”,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芯萼,略施杂彩,不掩笔迹,而神气生动,人称“落笔花“。所绘禽鸟,形骨秀,妙而有神,曾作“铺殿花”、“装堂花”,为宫廷装饰之用。 徐熙与后蜀画家黄筌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的两大流派。黄筌多绘宫中的异卉珍禽,徐熙多画江湖间汀花水鸟,故时有“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之说。世人评说:“黄筌之画、神而不妙;赵昌(北宋画家)之画妙而不神。兼二者一洗而定之,其为熙欤!”其孙徐崇嗣、徐崇勋、徐崇矩,均为北宋画家,师其祖工绘花鸟,颇有名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