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吊太白,壮心重徘徊。
秋风吹破墓,晚气生孤台。
四百六十年,诗魂安在哉。
神人岂久谪,旋复御炁回。
元无采石船,而况青山堆。
攘臂况真伪,世儒良可咍。
煌煌长庚星,光射天门开。
携樽立遥夜,劝子鹦鹉杯。
------过太白墓
太白墓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青山西麓的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西,位置东经118。30‘52”,北纬31。29’35.4”,墓葬海拔12.8米。墓葬附近地貌为江南丘陵,东高西低,东面为当涂县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处于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2006年05月25日,李白墓作为唐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自墓建成到清光诸四年(1878),共修葺了12次。1938年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轰炸,太白祠焚塌,祠后李白墓基被毁,范传正所撰刻的墓志铭石碑也难幸免,墓地杂草丛生,成为一片废墟。文革期间,红卫兵曾要挖墓掘尸,经当地农民奋力保护,才留下了这座名冢。1979年以来,安徽省文物局和马鞍山市、当涂县政府先后拨款100多万元,将李白墓、太白祠及其它遗迹重新修葺一新。祠堂中央有李白晚年塑像,四壁镶嵌了十余通碑刻,其中有按范传正撰文的墓志铭拓片新刻的石碑,有李白的《临终歌》全文,还有历代文士所作墓志诗文画像的石刻。李白墓前所立石碑“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为杜甫手书,石碑为清代所立。顺太白祠而下,可达“十咏亭”。亭中刻有李白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十首诗。亭前有石桥、荷塘,整个墓地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每年前来凭吊、游览、寻幽的文人骚客、旅游观光者数以万计,成为当涂引以自豪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
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在他六十二年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中,曾七次来到当涂。 一、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乘舟离蜀,出三峡,南游洞庭,居安陆,游襄汉,达当涂。 二、开元十五年(727),李白东涉溟海之后,溯舟西上观云梦,至当涂。 三、天宝六年(747)李白赐金还山后,怀着傲岸自负的心绪,不满现实的心情,由扬州、金陵沿江而上,住当涂。 四、天宝十三至十五年间,(754—756)李白盘桓于金陵、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游遍了皖南的山山水水,这期间在当涂逗留时间最长。 五、天宝十五年——肃宗至德元年(756)冬,永王李璘(唐肃宗之弟)以平乱为名,聘李白为幕僚,讨代兵败,李白获罪下狱,后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县),在巫山途中遇赦。从此,他又辗转于金陵、宣城、历阳、当涂。 六、公元761年,李白闻雍王李适大破安史叛军史朝义,修复洛阳,毅然从军,不料因病折回,行至金陵,穷困潦倒,无依无靠,迫不得已,抱病乘舟投族叔当涂令李阳冰。 七、公元762年,李白因年岁已高、身患疾病,仍登龙山,游青山,此时可谓此一时,彼一时,终于以一首“临终歌”病死于当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