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清明节的习俗

今天是清明节了,每年的这一天,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因为上天也在这一天伤心,哭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描绘的场景,千年之后,无论经过多少岁月沧桑,这一天依然如旧,情如旧。

在清明节的时候,家乡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等活动。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放风筝

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在这大好春光里,恣意畅想在美好的春天里。

同时在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清明粑粑,用来表达对先人哀思

我对天空说(2015-04-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