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龙洞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泉村,是一个大型溶洞,洞内大厅宏伟,温度宜人,空气新鲜,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华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
相传以前龙洞所处之地为茫茫大海,而太行龙洞是东海龙王的宫殿,殿内热闹非凡,后来大海中升起一座高山一即现在的太行山,太行龙洞浮出了水面,东海龙王从此另选宫殿。有人曾见过彩色巨龙从洞中出入,传说是东海龙王思念过去的寝宫,从此百姓把此洞叫做太行龙洞,龙洞的传奇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太行龙洞吧,太行龙洞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沁水凹陷的东部边缘地带。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二迭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太行龙洞就发育在上寒武系白云岩地层中。其洞体形成于喜山运动时期,洞内的岩溶景观形成于5.7亿年前,由于溶洞气候干冷,岩溶作用强度和规模较小,龙洞洞口狭小,渗入洞内的降水不易蒸发,构成了相对湿润的气候。龙洞沉积了大量的钙华,形成现在独特的景观。龙洞上下共分4层,总长2000多米,共有400多处景点,目前对外开放的有3层,300多处景点,太行龙洞既有南方溶洞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北方溶洞特点。
目前发现四层,已考察过三层,总长314米。一层、二层有三个大厅,洞长约90米,高约30米;三层洞长224米,分两厅两洞,厅高25——30米,洞高3——4.5米。溶洞内大厅宏广,气温宜人,空气清新,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华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一层洞粗大的碳酸钙晶体石柱直径约2.5米,全国罕见。绿色的石花坡景色奇特,2号厅的“公主观瀑”造型绝伦;二层洞尤如水晶宫,令游人流连忘返。洞顶处处是由石钟乳镶成的吸顶银灯,洞中间“菇丛塔林”造型壮观,形态各异。“群英荟萃”是由石柱、石钟乳、石笋等组成的壁中仙境;三层洞中的“护洞金狮”神态威风凛凛,造型逼真。“迎宾花塔”对称竖立在2号洞口,恭迎游客。“石笋蜡烛”象正在燃烧的黄色蜡烛,照亮了整个龙洞,塔身布满了燃烧流下的蜡痕。“百花争艳”是由密集的钟乳石群构成的景观,气势蔚为壮观。“钙华花丛”是2号大厅地面的壮观景象,大片黄色石花丛中涌现出黄白色钙华沉积,其颜色协调,景色独特。还有众多石塔、石帘、石雕、石幔、鹅管、钟乳大瀑布等景观。洞内溶石错落有序,洞中套洞,晶莹透明,千姿百态,景观奇特。石花、石柱、石钟乳、石瀑布、石笋丛、石蘑菇群、石帘、石塔、石钟、石葡萄、石慢、石狮、鹅管等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化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洞外群山环绕,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景色优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