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三贡之贡木

家乡区县: 湖北省竹溪县

      贡木产于鄂坪乡慈孝沟。史载明嘉庆三十七年(1558年)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不幸被大火焚烧。其构件遭遇严重损坏,皇帝为修故宫,下令湖北光华知县廖希夔采伐楠木。廖知县历经艰险,终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采得。遂在高0.7米、宽0.8米的峭壁上镌诗三首:“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此不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出;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图巩矣”。明嘉靖戊午年,光华县知县福人廖希夔撰,典史华亭瞿华书。石刻文字直排楷书,正文计9行共68字。字体圆润浑厚,刚劲有力,内容反映了当时营建皇宫在此采伐木材的情形。慈孝沟的大量木材待夏季雨旺水涨时,顺柿河而下入堵河至汉水,途经长江经运河转至北京城。现在的北京故宫午门,左右阙门、左右顺西宫之一的永寿宫等处使用的木材,其中就有出自竹溪慈孝沟流域的楠木。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碑文字迹虽受风化,仍很清晰。昔日采皇木遗址,如今新生长的楠木枝叶茂盛,生机勃勃。2006年摩崖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点,慈孝沟也被列为竹溪县珍贵的楠木保护区。此外,今新洲乡烂泥湾村(原翁家大院后山)存有大片楠木林,占地面积8亩有余,大小楠木144株,树杆挺拔如水杉,最高30几米,树胸直径100厘米,据林业专家介绍两颗最大的树龄约有500年左右。
     附:楠木为常绿阔叶乔木,是樟科中楠属(桢楠属)及润楠属木材的统称,我国有22属约324种,其中以金丝楠木��为名贵。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等地。属国家二级濒危野生保护植物。树种有:桢楠属的紫楠、浙江楠、细叶桢楠、闽楠、华东楠、红楠、宜昌楠;润楠属的薄叶润楠;山胡椒属的黑壳楠。其中金丝楠木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

 

徐淑珍(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