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一个神奇的天堂

家乡区县: 孝感市汉川市

一、播种

旧时农民有“芒种打火夜栽秧”的说法,它的意思是芒种时节,农民必须抓紧时间把秧苗插完,误了农时就会减产,误时就是误收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农民是各家各户自耕自种自收,那些孤寡少劳动力的人家往往会误农事,这时村里的那些好心人,就搬一个大鼓在他的田头拖着长腔,打着“啰啰啰……”的号子,擂起大鼓,村里的男女老幼闻声,便知是哪家需要帮助了,纷纷跑向擂鼓的地头,有的甚至丢下自家的农活,跑去帮助他人,在一块地里,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一人打鼓,口里喊着“来来来”,几十人齐和“啰啰啰”,相互鼓劲、加油,一口气把秧插完,这就是栽秧鼓。这种打栽秧鼓助人,是不计报酬的,全是自愿的,这种协作方式,不仅收到了济人之困的效果,而且还融洽了邻里关系,传承了民间助人为乐了的美德。时下某些人动脚讲钱,动手讨劳与之相比,不知是该褒还是该贬。

二、新婚行礼

新婚行大礼,这是过去新婚男子必经的大事。新婚前,新郎必先请4——8名礼生,礼生一般式地方有学识懂礼规的人,礼生的身价越高,说明新郎家庭地位越高,礼生分掌礼、亚站、小引、大引等,礼堂就设在新郎家里,房子大,家庭富庶,礼生就多,围观的人也自然多了。

行告祖礼是在新婚前的一天晚上举行,傍晚时礼堂布置就绪,祭祀三牲摆放停当,新郎家敲锣三遍,到礼生休息室请出礼生,他们一行少则四人,多则六人或八人到堂分立在各自祭祀台旁,由掌礼拖腔呼“行告祖礼……”,表示行礼开始,分起、跪拜祖,列香倒酒祭祖,鼓乐(长号、喇叭、横笛、锣鼓等吹奏乐和打击乐)耀祖、诵文祷祖等。礼生各司其职,各呼其词。告祖礼中有上冠礼、盥洗礼合卺礼等八礼,全礼行毕,要到晚上12时左右,整个家族、村民笼罩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

行迎亲礼。新婚当日,花轿了到新郎家门前,花轿不能落地便由掌礼亚站举行迎亲礼,三礼祭祀过后,礼生入堂,花轿顶门,举行周堂礼,花轿启开,新娘入室,与新郎一起,在礼生先生举行的周堂礼下三拜,一拜祖宗,二拜高堂,三拜夫妇,便入洞房,再由伴娘举行对拜礼,伴娘喂红枣新郎新娘便说“早生贵子”,喂蛋给新郎新娘,便说:“花好月圆”等吉利的话,然后新娘入座,新郎出迎嘉宾,算是新婚大礼完毕,青年男女结成合法夫妻。整个新婚大礼既隆重,又热烈,充分体现了后辈尊祖、崇礼的道德风尚,这种礼教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三、春节

1.开门爆仗
正月初一凌晨,当旧年的钟声响过十二响,汉川农村家家户户就争先恐后放鞭炮,霎时,村庄院落处处是僻僻啪啪的鞭炮声,火药浓香,烟雾绕绕。天亮一看,燃放的鞭炮大红纸片铺满地面,与大门的鲜红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鞭炮,也称爆竹,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年”这种猛兽的抵御。宗镇《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放鞭炮庆祝春节,更是发扬先祖遗风。

2.祭祀祖先
春节祭祖,是人们必经的一项活动。新年将近,各家各户打扫卫生,将祖宗的牌位掸得干干净净。祭祖时,先将香纸蜡烛,牲礼酒浆备齐,供奉于祖宗牌位前,然后上香跪拜,叩头作揖。亦有的为家祖上坟,燃香纸鸣鞭炮,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3. 贴春联
如果说门神的来历与桃树有关,那么,春联则直接来自于桃木。宋代王安石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诗中的桃符,就是当时的春联。据《淮南子》一书说,桃符就是用桃木削成的两块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小木板,上面分别写上“神茶”、“郁垒”的名字,钉在大门的左右两侧,这与门神的崇拜对象完全一样,目的在于用来驱鬼避邪。后来,人们为了省事,不用桃木板,而是将它换成两片纸,画上神荼、郁垒的相貌或者干脆写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贴在大门两边就完事了。当然,这种桃符还算不上真正的春联。
五代时期,西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用以表达某种意愿。《宋史·蜀世家》上说,公元965年初,后蜀皇帝盂昶命学士辛寅逊题写联语,“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原来,孟昶皇帝嫌辛寅逊题写的联语不工巧,缺乏文采,便自己亲笔题写了这两句联语,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春联。
贴春联是我们民族的好风俗,汉川大地概莫能外。一般是除夕之夜在门前两旁贴红纸春联。一些文质兼美的春联,不受时代,地域的限制,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 “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无不道出了人们讨口彩、求吉利的心态,流传极为久远。此外,有的还在门前挂红灯笼,扎松柏,贴门神窗花,呈现出一片节日的喜气景象。

4.给压岁钱
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原来,过年对小孩有一笔特有的犒赏——压岁钱。
压岁钱是长辈发给晚辈的,小儿们得了压岁钱,便可以买一些节日的玩艺,自然高兴无比。清代有一首描绘得压岁钱的喜悦心情的诗:“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权藏。商量爆竹饧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压岁钱一般是除夕夜长者发给晚辈,汉川乡间,却大都是正月初一小孩拜年时;大人赏赐给孩童们,并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压岁钱,寄托着长辈的殷殷希望!

 

杨慧(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