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火车站

家乡区县: 济南市历下区

      济南火车站(京沪铁路济南站)坐落于山东省济南老城区商埠的西北位置。济南站地处京沪、胶济两大干线交汇处,是全路较大的客运中心站之一,下辖济南东站。济南站始建于1904年,原为德国哥特式建筑。1992年7月1日车站进行了改扩重建,并于1995年6月8日正式启用;2005年10月10日至2006年8月20日,车站又进行了无柱风雨棚的改造。2012年7月26日开始,车站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既有站的更新改造。售票综合楼和主站房外立面的改造已经于2013年10月全部完成。此外,火车站北场站已于2013年8月1日开工建设,建成后会使得站场腹地和车站运营能力进一步扩大。济南站担负着济南及周边地区每年1500多万人次的旅客运输任务,共有线路10条,站台4座,图定旅客列车187趟(含济南东站24趟),日均发送旅客4.1万余人。站内候车室可同时容纳10000多名旅客休息候车;22个售票窗口、26台自动售票机与车站在济南市内设置的170余个代售点形成了全方位的售票网络[1]。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后,京沪铁路济南站与京沪高铁济南西站通过连接线连接,济南站停靠动车不减反增。在济南火车站也开行高铁动车。

     

站名:济南站

站址:在山东省济南市内 济南火车站

邮政编码:250001

站台数:4个

历史:始建于1904年

位置:离青岛站393公里(胶济线);离北京站495公里,离上海站968公里(京沪线);离邯郸站235公里(济邯线)

归属:隶属济南铁路局管辖

等级:现为特等站

客运:共有163趟列车在该站办理客运业务行李、包裹托运

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

·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4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即使同过去的北京前门老火车站或上海老火车站相比,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貌上也要略胜一筹。车站以南立面为正面,入口砌以宽大的石台阶,与门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

入门后为候车大厅(后来改作售票厅),平面方形,拱顶高约13米,上覆双坡瓦屋面。南北两墙上嵌以宽大的拱形高窗,镶彩色玻璃。在候车大厅之东突出一个低矮的绿色球型穹顶,是当年的售票室所在。火车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层(包括屋顶层在内)的辅助用房,阁楼山墙舒缓的曲形线条连绵起伏,与候车大厅的穹顶和拱窗互为呼应,从整体上散发出一种稳重而流畅的气息。

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之间高高耸起的一座高达32米的圆柱形钟楼,是济南老火车站的构图中心,堪称为全部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如果说济南老火车站是世间汪洋人海中的一座小岛,那么这坚实而高耸的钟楼就宛若指引一叶叶小舟的灯塔了。

济南火车站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火车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国际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1992年3月,以市长翟永浡为首的市政府 最终敲定 拆除老火车站,1992年7月1日8时5分,正式 拆除的。这事情当时在全国的 学术界可谓骂声一片,痛斥当局 者“没有文化”,现为特等站。

1992年被谢玉堂副市长评价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而下令拆除。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但未果。2008年6月原大钟在济南铁路局一仓库内发现。同时遭拆除的包括一直被当作殖民记号的日本宪兵本部大楼,德国电报大楼,瑞蚨祥老店甚至万竹园前园等。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旅客服务需求,自2012年7月26日开始,车站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既有站的更新改造。如今车站进站广厅、一楼高铁候车室、高架候车室、地下通道、出站、接站广厅,已施工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售票综合楼和主站房外立面的改造将于2013年春运结束后进行,整个改造施工计划于2013年底全部完成。

 

sionvi(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