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关帝庙

家乡区县: 徐州市邳州市

邳州土山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60年),迄今约有530多年。当时为全国第二大关帝庙,素有“北有文圣孔 府,南有武圣关帝”之称。虽然曾遭到兵燹人祸,但由于关帝庙的建筑从解放前到上世纪末一直作为土山中心小学的校园,故主体建筑被保存了下来。今天幸存的关 帝庙仍然存留有大小房屋50余间。2004年下半年,徐州市建设局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共同认定,土山关帝庙是在继徐州户部山古建筑群后发现的全市第二大古建 筑群,也是徐州市县区面积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
专家们认为,从整体上看,土山关帝庙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首先,它具备了建筑文物存在最重要的特性——— 原址性。自从关帝庙建成之后,历经四个朝代,上下五百余年而未曾变迁。关帝庙原址性的意义比一般建筑来得更深。因为关公在此被困,成就了其“忠”、“义” 双全的美名,这里的关帝庙意义非凡。其次,它又具备了古建文物的原创性。
土山关帝庙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里的关帝庙是地域民居建筑和 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都是3开间,直坡屋面,主要建筑的筒瓦屋面和龙吻吞脊气势非凡。进深大一点的房屋是抬梁,如现存二进院前大殿、诵经堂、聚僧堂、三 进院后大殿等。其余房屋都为叉手重梁起架,花板正脊和垂戗脊,既有徐州地区建筑特色,又有邳州农村地方工艺手法,尤其是压条和戗脊头创作,造型优雅。

彤2015(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