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合阳县踅面大王,已逝世的田茂林老先生正在精心调制踅面
合阳县古称有莘国,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隶属于渭南市,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2万亩。合阳县域平均海拔为721米,年平均气温11.5℃,降雨量为553mm,昼夜温差大,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国家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小麦、苹果、红提葡萄、奶畜、水产、红薯、生猪等特色农产品享誉西北。
合阳因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而出名,合阳土地上人才辈出,商汤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佛教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从这里起航。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不吃踅面,不看戏,不算到过合阳县的民间小调,从而可以看出踅面在大家心里的重要地位。
合阳踅面的由来:
合阳踅(xué)面 相传,踅面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西汉大将韩信木罂渡军破魏时,请当地老百姓帮忙,赶制出一种以荞面作原料的溥面饼,这种面饼携带方便,吃时便捷,只要在开水中一涮,再调上盐、醋、辣子即可,的确不失为行军打仗用的快餐食品,这就是最早的踅面。
踅面的制作:
踅面用荞面做成,分为磨面、和面、摊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
卖踅面的人讲究自己动物,把荞麦拣净淘好,磨成细面。
和面时要用能装四五十斤的大瓷盆,在面粉里添上水,用一根粗木棒顺同一方向搅拌,这是关键的一环,必须稀稠得当,搅拌均匀。面糊和得好,摊出的面更好。
摊面用的是物制的铁鏊,重达40余斤,直径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划开摊平,据说“踅面”即由此得名。
稍顷,待一面受火变硬翻过来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叠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细丝,讲究切成的宽窄和面饼薄厚一样,四棱见线,才显功夫。切好的面码在木箱在里备用。
图为合阳踅面的调料
吃时把水烧开,再放少许盐,以防面入锅中变粘。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锅中,用筷子须锅一搅,便可捞起。外地人见状总怀疑这面是否变熟,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再在沸汤中一烫,便完全熟了。或干捞,或带汤,悉听尊便,须手再用笊篱捞一些鱼儿粉,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踅面时大油必不可少,荞面调上大油,才软和好吃。外地人一是嫌荞面看起来黑,其貌不扬;二是怕不熟;三是对红油辣椒望而生畏,但若吃上一碗,便觉味美可口,咬到嘴里筋,吃到肚里香,方知合阳人为什么对踅面感情极深。
图为调制后的踅面
。踅面一年四季都能进食,“夏吃解乏困,冬食驱冷寒”,常吃可以降血脂,平血压,治便秘,调胃润肠,既治病,又保健。
欢迎大家了解合阳美食,了解合阳文化。
大家好,我是乔智勇:能力秀主业。http://www.wm23.cn/qiaozhiyong
乔智勇博客主业:http://blog.sina.com.cn/u/55545320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