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特色特产”

家乡区县: 通辽市科尔沁区

    科尔沁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总面积3212平方千米,总人口81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科尔沁大街。

    科尔沁区耸立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大草原。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誉,蒙古族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孝庄文皇后的故里。自古以游牧为生的蒙古人最集中的地区,具有悠久的草原畜牧传统面积大约45-60万平方公里天然牧场,地处北纬42度-45度,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阳光、雨水,水草丰美,牧草优良,生长植物1600多种,其中可做优质牧草的有900余种,内蒙古科尔沁是中国最理想的天然牧场。

      素有“黄牛之乡”美誉的科尔沁草原,是科尔沁牛、西门塔尔牛的繁育基地。原产瑞士的西门塔尔牛,生长期短、出肉率高、肉质细嫩,是肉牛加工最理想的品种,经过五十年的精心培育,西门塔尔牛在科尔沁草原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养殖,形成了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为牛肉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牛源。
      科尔沁区辖有5个国有农牧场:胡力原种繁殖场、莫力庙羊场、哲南农场、三义堂农场、半截店牧场。
      科尔沁草原有较大面积的天然牧场和近2000万头(只)的科尔沁红牛、兴安细毛羊和蒙古牛羊。
科尔沁肥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科尔沁肥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通政函〔2006〕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开鲁县、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等8个旗、县、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科尔沁肥牛肉,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的东部,是全世界少数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优良牧草,充沛的阳光、雨水,自然放养方式,以及悠久的畜牧历史,50年改良的优良肉牛品种,使科尔沁肥牛肉组织嫩化,易熟好烂、鲜嫩。获得多项国际贸易认可和国家级有关认证,包括俄罗斯、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出口权,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及伊斯兰协会注册为清真食品标志

科尔沁肥牛肉

     科尔沁肥牛肉,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的东部,是全世界少数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优良牧草,充沛的阳光、雨水,自然放养方式,以及悠久的畜牧历史,50年改良的优良肉牛品种,使科尔沁肥牛肉组织嫩化,易熟好烂、鲜嫩。获得多项国际贸易认可和国家级有关认证,包括俄罗斯、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出口权,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及伊斯兰协会注册为清真食品标志。

产地环境

    科尔沁肥牛肉产自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的东部,是全世界少数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一片土地上。4000万亩的天然牧场,900余种优良牧草,充沛的阳光、雨水,科尔沁牛自然放养于其间。悠久的畜牧历史,是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的主要繁育基地。这里饲养的是改良50年的优良肉牛品种,合理的饲养方法,科学的加工方式,造就了科尔沁牛肉的非凡品质。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每一个行政的最小单位村里都有专业的兽医定时体检、接种疫苗,保证了每一只科尔沁牛的健康成长。在科尔沁牛18月龄时,被送到公司专业的育肥牛场,科尔沁牛业的育肥牛场是中国首家肉牛“国家储备肉活体储备基地”,将在这里进行整个牛肉加工链条中很关键的一步——育肥嫩化。在专业的育肥牛场中,牛可以吃到专家进行合理配比的天然谷饲料物。有专职的饲养员,负责每只牛的饲喂以及梳洗皮毛的工作、清理圈舍的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只科尔沁牛自由生长的需要。
科尔沁牛业的加工厂,是完全按照欧盟标准建设的加工工程,由德国设计院设计、欧盟卫生官员签字认可、德国工程师现场监理。科尔沁牛业生产的牛肉始终处于冷链状态,由30多个温度控制点对温度进行监测,屠宰后的牛肉经过排酸后熟处理,肌肉组织嫩化,易熟好烂、鲜嫩。

生产情况

      通辽市科尔沁肥牛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和发展,始于2001年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科尔沁牛业作为现代化的大型绿色产业企业,到2009年已经形成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并链接起一连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尔沁牛业通过“公司 基地 大户带农户”的模式,把加强生态建设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化、专业化、群体化、标准化”的科尔沁肉牛产业。公司与农户之间按照合同或订单建立关系,公司对养牛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的资金,农户按公司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饲养和短期育肥,并按协议价卖给公司,通过公司大型育肥牛场,进行必要的检验,积累技术材料。
到2009年,科尔沁牛业在通辽市的七个旗、县、区培育和发展了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18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200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牛户500户;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牛户1300户。全市农牧民通过养牛人均年增收400元,占牧业人均纯收入的35%。科尔沁牛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在北京、上海、广州、四川、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已设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并形成了畅通的销售网络。

荣誉认证
      通辽市科尔沁牛业获得多项国际贸易认可和国家级有关认证,包括俄罗斯、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出口权,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及伊斯兰协会注册为清真食品标志。2000年8月,公司被批准为国家指定的向香港、澳门提供活牛的企业。

专用标志使用

     科尔沁肥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通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蒙古族全羊席
     "全羊"的烹制要掌握以下要领:做"全羊"的羊必须是绵羊, 以两三岁的竭羊为上品。所谓"全羊",实际上并不是把羊的全部 肉都用,而是将腿尽毛的整绵羊,只用不带蹄子的四肢(两条前 肢各带四条肋骨)、腰背部和尾巴....
(蒙语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接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将整羊加工后摆在长方形的大木盘里,像一只卧着的活羊。
·民族特色全羊宴
      整羊席是呼伦贝尔地区款待贵宾和祭奠及盛大节日宣会上的极贵重的名佳菜。色、香、味、形具佳,别有风味,因宴席是用整只羊做成而得名。
·全羊席的做法
     “烤全羊”是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由于“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讲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爷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这一传统美食一般人都有机会品尝了,烤全羊之所以名闻遐迩。
    内蒙全羊蒙语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接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将整羊加工后摆在长方形的大木盘里,像一只卧着的活羊。

     将高粱脱皮,用以煮饭、熬粥。夏季炎热时节,把高粱米饭放入凉水里,称为“水饭”。秋季,用新鲜白菜叶将米饭、葱段、香菜及豆酱、肉丝裹成一团,称为“菜包”。饭里放豇豆同煮,称“豆干饭”。把高粱米加工成面,和成面团,在格豆板上搓入滚水锅内,即成为“格格豆”。

梨枣的营养价值
梨枣是国内稀有鲜食优质品种,其枣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最为突出,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600~800毫克.比桃,苹果,梨,柑橘等高几十倍,故有"维生素丸"之美誉.中京梨枣有良好的医…
·中京梨枣
梨枣是国内稀有鲜食优质品种,其枣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最为突出,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600~800毫克.比桃,苹果,梨,柑橘等高几十倍,故有"维生素丸"之美誉.中京梨枣有良好的医…

大草原的绿色食品塞飞亚草原鸭
     叫呱呱牌塞飞亚鸭肉熟食系列产品,采用内蒙古大草原无污染无公害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樱桃谷”瘦肉型白鸭的相关部位产品,配以各种香料和调味品,用传统配方和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其入口鲜香,口味别具一格。
·塞飞亚草原鸭
叫呱呱”牌塞飞亚鸭肉熟食系列产品,采用内蒙古大草原无污染无公害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樱桃谷”瘦肉型白鸭的相关部位产品,配以各种香料和调味品,用传统配方和现代工艺加工而成。

白食

     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到蒙古牧民家里做客,主人都要把奶皮子、奶酪、奶茶、奶酒等各种白食端出来请客人品尝。其中有一“查干胡如德”的奶制点心,即奶豆腐或奶饼,是蒙古族著名的白食,虽然都是以奶豆腐、白糖和黄油为原料,但制作极为精细考究,不但味道好,而且外观精美,宛如一件漂亮的工艺品。由于白食是以奶为原料,加添白糖等调料制成,因此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极富营养价值,有些白食对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蒙古人在逢年过节或孩子穿新衣时,都要用白食涂抹一下,办喜事时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涂抹,以示祝福。还有过生日、满周岁、行婚礼、出远门时,老人们都要端着雪白的奶汁举行祝福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咿膤∫(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