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6日,周口市文物所在郸城县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建设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6座古墓,多为砖室墓葬。其中3座为汉代竖穴砖室墓,1座宋代方形砖券墓,该墓造型独特,墓室长2.6米,宽2.0米,为周口市近年来年来所发现的最大的宋代墓葬,另2座由于盗掘严重,无法查明具体年代。经过对这些古墓葬的认真清理发掘,共出土随葬品38件。汉代砖室墓出土随葬品有:卷沿鼓腹陶罐(残)3个,陶耳杯(残)6个,五铢钱15枚;方形砖券宋墓出土随葬品有:陶碗6个、陶杯8个,均成残片;另2座古墓被盗挖破坏严重,无随葬品出土。这些墓葬的发现,对研究郸城地区的古代殡葬习俗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011年7月7日,李楼乡李小楼村国家扶贫项目阳光温室塑料大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古墓,这批古墓共计6座,5座为南北向竖穴空心砖墓,1座为南北向小砖券墓,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墓葬开口于第二层,开口距地表50厘米~80厘米。墓葬长2.2米~2.7米,宽1.1米~1.7米 ,深15厘米~80厘米不等。经过对这批墓葬认真清理发掘,共出土随葬品6件。5座南北向竖穴空心砖墓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壶1个、陶罐3件、画像砖1件、铜镜1件(残);南北向小砖券墓无随葬品出土。据悉,出土的陶壶和画像砖为国家珍贵文物。画像砖纹饰为菱形方格券云纹,是西汉早期的典型纹饰,据此,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相关专家断定,这5座空心砖墓为西汉早期的古墓葬。从小砖券墓出土的墓砖来看,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相关专家断定其为西汉中期的墓葬。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郸城在西汉早期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丰富了郸城文物大县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据介绍,郸城县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全县共发现文物点1200多处,大多数为古遗址、古墓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