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的历史

家乡区县: 河北省高碑店市

高碑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位于保定市北部,北距北京82公里,东距天津134公里,南距保定68公里。与河北省涿州市、定兴县、涞水县相邻,具有较为悠久历史。市政府驻城区东大街18号。高碑店因古时境内建有“燕南赵北”之天下第一高碑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早在夏代就有易氏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疆拓土。如今的高碑店凭借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和位于河北“一线两厢”主轴线上的区位优势,已发展成为环渤海都市圈经济强市(县)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4月9日,撤销新城县,建立了高碑店市。高碑店市名优特产有豆腐丝,著名人物有樊於期、郦道元等。

高碑店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三角腹地,总面积672平方公里,人口55万,是环京、津经济圈的主要市县之一。  高碑店市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淡水资源充足,物产丰富,农业基础坚实。被国务院列为淮海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市和油料生产基地、国家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瓜里、土豆、胡萝卜等农作物,建成了4万亩胡萝卜生产基地和10万亩花生生产基地。传统美食豆腐丝,历史悠久,享誉全国。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是京津生猪活储基地,年出栏30万头。

  高碑店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箱包加工、炉具铸造、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建成铸造、风机、水泥、化工、建材、炉具、工艺美术、箱包等八大企业集团,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特色经济框架。

  高碑店市商贸发达,现有商业服务网点46个,集贸市场31个,商品品种齐全,货源充足,白沟市场闻名海内外。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4亿元,完成出口创汇473.8万美元。

高碑店市(2)  高碑店市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京广铁路、京广公路、京深高速公路纵穿全境,津同公路横贯东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公路总长度达670公里,是京南保北的交通枢纽。高碑店市拥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11座,是华北地区供电能力最强市县之一,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高碑店市拥有程控电话、无线通讯网络健全,宽带信息网络现已开通,是“全国邮政电信百强县市”。高碑店市金融保险机构健全,医疗保健水平较高,文化娱乐场所众多,市政基础设施齐备,可为投资者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高碑店市注重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现有科研机构9所,科研人员300名,依托京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先后完成了30多项科研成果,是国家科技先进市。高碑店市普及初等教育已通过国家级验收。

  高碑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迅速,通过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和贸易往来关系,建成三资企业70余家,外贸出口逐年增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具规模,为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碑店市人杰地灵、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风朴实,是投资者的首选合作伙伴。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条件、最周到的服务,真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我市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共创辉煌。

高碑店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早在夏代时期,就有易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开疆拓土。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督亢地。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置新城县,隶属于范阳郡。民国时期先后属于范阳道、保定道、后归河北省直辖。1948年10月解放,属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涿县,1961年12月恢复新城县。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环京、津经济圈重要市(县)之一。

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置新城县,县治在今高碑店市新城镇,属河北道涿州。

明代洪武六年新城县解放,恢复隶属保定府,一直沿至清末。民国二年直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市境先后属冀中区四专区、五专区、十专区。

1948年11月新城县解放,成立人民政府。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归保定专区管辖。

1958年12月20日撤销新城县并入涿县,县政府迁至高碑店。

1961年7月9日析涿县复置雄县时,白沟河以东部分划归雄县。

1962年8月27日析涿县和雄县,恢复新城县原建制,县政府驻地在新城镇。

1970年县政府迁至高碑店。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城县,建立了高碑店市。

高碑店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名人。战国时期秦将樊於期在樊馆(今方官)杀身取义,传为佳话;清代王振钢(今邓庄人)一生主讲莲池书院,培育了八方子弟;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率团众于津门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英名远扬;清代学者王树楠,遗著甚多,最著名的是《陶庐文集》。共产党员(原新城县政府领导人)王星、杨铁、朱德生、宋焕章、刘树生等同志在领导境内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Monika(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