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鮰鱼指产地在石首、名字叫石首的长江鮰鱼。
相传宋代诗人苏轼从四川老家眉山出发,自岷江乘船入长江,沿江猎奇作赋,途经石首城区,吃了久负盛名的石首鮰鱼,听了前所未闻的石首民谣“鮰鱼石首有,名字叫石首,白天栖石洞,晚上戏回流”,即兴赋诗“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诗人用粉红石首对比雪白河豚说,粉红石首比雪白河豚好看、好吃、仍无骨、不药人,最后点题《戏作鮰鱼一绝》。鮰鱼的石首之称就这样从石首民谣进入苏轼诗篇,成为有根有据的文字记录。
鮰鱼石首,原指鮰鱼栖息石洞伸出头就像石之首。地名石首,原指人以石为首才有立足之地。尽管鮰鱼石首和地名石首的含义不同,但是鱼民同地名的寓意与诙谐自然成为苏轼戏作鮰鱼言石首的理由。
鮰鱼为鲶形目鲿科鮠属鱼,鲶形鱼类多以洞穴为栖息地,只是各科各属对洞穴的要求不同。例如鮰鱼栖息在长江回流湾石洞内,既能伸头捕食又可缩头防守,还能出洞戏回流,其生活的一幕为栖息石洞伸出头就像石之首,故有石首民谣的石首之称。
石首江段九曲回肠,流经城区万石成湾,鮰鱼在这里繁衍生息不仅水质条件好、天然饵料多,而且水温差别大。在冬季3个月和春头秋尾的3个月里,石首江段水温低于12℃,低于这个水温,鮰鱼不再进食,所以石首鮰鱼只能半年生长、半年瘦身,不像广州鮰鱼四季生长,这也是石首鮰鱼久煮不糊汤,落口弹性好,味道美极了的奥秘所在。
今日鮰鱼涵盖一个物种。这个物种就是长吻鮠,其分布之广己经超出故人视野。例如外来斑点叉尾鮠在我国又叫斑点叉尾鮰,有人干脆叫它鮰鱼,可见鮰鱼之称今不同昔,谁也无力恪守鮰鱼古词。为了区别产地,今日鮰鱼常以地域冠名,如广州鮰鱼、四川鮰鱼、长江鮰鱼、清江鮰鱼、汉江鮰鱼等。我国古代鮰鱼有地方习称,如长江上游习称江团、长江中游习称鮰鱼、长江下游习称鮰老鼠、其他地区习称习鱼和肥沱等,鮰鱼叫石首见于石首民谣和鮰鱼宋诗《戏作鮰鱼一绝》。
昔日鮰鱼仅指一地物产。这个地方集中到一点,就是长江中游石首江段的万石江湾,石首地名叫回流湾、鮰鱼湾、万石湾和笔架湾等,属九曲荆江最急湾,此湾位于石首古城西北,湾曲小于90°,今观卫星地图尚可一目了然。尽管其他地方也产鮰鱼,但是其他鮰鱼没有石首之称。鮰鱼叫石首是石首鮰鱼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果定义石首鮰鱼为产地在石首的长江鮰鱼,虽能体现石首鮰鱼为石首特产,却不能体现石首鮰鱼特有的文化内涵。
“鮰鱼之乡”的突出表现。湖北石首为久负盛名的“鮰鱼之乡”,20年前仍为市民垂钓鮰鱼之地,由于多年抗洪导致长江水道变化,过去的万石湾现己合并为笔架湾长江故道。为了可持续发展石首鮰鱼,石首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批准笔架湾长江故道为石首市长吻鮠天然放养区,石首市长江明珠食品有限公司为建设单位,利用长江天然水体放养长江鮰鱼,既让成鱼进市场又让鱼苗回长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供应产品又贡献资源,其突出表现己被中央电视台2012年《每日农经》和《远方的家》相继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