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以八卦山为地标,位于彰化市区东侧,包括八卦山大佛、国军忠灵塔、抗日烈士纪念碑公园及健康步道等,合称八卦山风景区,隶属于参山国家风景区。八卦山古称“寮望山”或“定军山”,曾是彰化八景之首,具有富丰的景观资源,八卦山上并有一尊高达23公尺的巨型如来佛,闻名全省。彰化市内拥有“内政部”指定古迹11座,其中有一座是具有近300百历史的一级古迹彰化孔子庙,曾是中部地区文教发展重地。在特产方面,彰化肉圆与爌肉饭、猫鼠面素有“彰化三宝”之称,彰化市徽并且以此为象征意涵。
公路
彰化市地处内陆,市内并无可供船行的河道,亦无航空站的建设,故联外交通悉赖陆路。二次大战后,“国民政府”陆续在台进行新建公路与改善工作,着手改善西部纵贯公路的路面并拓宽路基、新建大肚桥、完成中山高速公路以及王田、彰化交流道等工程,对彰化市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彰化市内的市区道路主要仍依循日治时期所订定的市区改正计划,为严整的格子型系统,1960年华山路开辟完成,亦已不再配合彰化古城椭圆形状修筑,改采直线处理。
铁路
彰化市铁路中枢为彰化车站,亦为目前市境内唯一的铁路车站。
彰化市铁路肇始于日治时期。1898年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抵台后,着手筹措台湾西部纵贯铁路的筑路款项,来年4月起分段施工。1905年3月26日,彰化=斗六开通,同时设立彰化驿,即今彰化车站。
纵贯铁路竹南=彰化的路段,由于坡度陡峻,致使运输能力不彰,随着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客货运输日增,火车竟无力运送车站仓库中囤积如山的货物。为此,总督府于1921年完成竹南=彰化之间,改经滨岸大甲、沙鹿的铁路,称为海岸线并列为纵贯线之一段。原纵贯线同区间改称台中线。彰化市因此成为山海二线铁路的南端交会处,对彰化市的发展有莫大帮助。
彰化火车站另保有台湾唯一一座扇形车库,1994年台湾“铁路局”原计划将扇形车库拆除,原处兴建电车基地,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与铁道文史工作者的抗议,在与铁路局折冲协调后才保存下来。彰化县政府并在2000年公告指定为县定古迹。彰化扇形车库建于1922年,主要用途是停放并保养经长途运作的火车头,维护人员透过转盘移动扇形分布的铁轨,方便火车头进出,因此扇形车库又有“火车头旅馆”之称。1998年台北机厂历经7个月整修,成功使蒸汽机车CK101复驶,完成环岛铁路怀旧之旅后进驻扇形车库,另一辆蒸汽机车CK124也在整修复驶后进驻扇形车库。
另外,彰化车站昔日尚有数条轻便铁路,唯今已悉数废止:
1.彰南铁道株式会社彰南线(彰化─南投):1914年9月5日行通车营业至石头埔、12月20日全线通车至南投,1916年7月1日废止。
2.新高制糖株式会社(线西─彰化─鹿港):1911年8月26日设立彰化驿,此后分段通车。战后由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管辖,1975年全线停办客运。
3.其余人力台车。
邮政
彰化邮政始于清代,清政府在台设铺递,徒步传递军书,其中彰化县辖有七铺,其中一铺即是“半线铺”。当时邮路从台南到彰化,有牛车作交通工具,彰化以北较为荒芜,只得步行。1874年,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督办军务,改制铺递,此后邮政除了传递公文之外,也可供私人邮寄,但仅止于大城市。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开办新制邮政,彰化邮政机构改称“彰化正站”。
日治时期初期,由于施行军政,加以兵马倥偬,因此只设野战邮便局。1895年,彰化“第六野战邮便局”设立,仍是以人力投递为主,初时只为军用,来年也接受民间寄件。1896年,日本政府施行民政,当时邮政与电信事业合而为一,分一等二等,彰化的邮电机构核定为“二等邮便电信局”,直到1921年才改制分为“邮便局”、“电信局”和“电话局”。1941年废除局等制度,彰化邮政机构改为“彰化普通邮便局”。
二次大战后,彰化普通邮便局遭战火摧毁,遂在原址建一木造邮局(即今光复路邮局),复采邮电合办制,改制为“彰化普通邮电局”,在邮电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沿用原局长森本辰一,来年才由台湾邮电管理局正式接管。1949年,邮电分制,改称“彰化邮局”,1950年核定为“彰化二等邮局”,之后历经三次升格,1981年升为“彰化特等邮局”。其后为加强服务需要,先后设立支局服务彰化市民,目前彰化市内共有15间邮政机构。
电信
台湾电信始于清领时期,而彰化电信事业则始于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其筹划建设下,台湾电信陆线在1888年11月由台南取道嘉义、彰化、新竹而达台北。1896年,日人在彰化设立彰化通信所,之后采邮电合办制,由“彰化普通邮便局”兼办电信及电话业务,主要为传递电报之用。1900年,电话开放民用,在彰化设市内电话,采磁石式人工电话。战后国民政府于1949年在彰化市成立彰化电信局,历经多期四年计划,扩充整修电话线路,1952年到1957年间,彰化的市内电话机型改为大型复式交换机,1960年底开始计划改为自动电话,1966年开放使用后,彰化市共有3000具自动电话。
彰化市内公用电话在1950年设立拨盘式市内公用电话,1963年改为拨号式市内短程长话公用电话,1975年改为拨号式市内长途直拨公用电话,1977年改为按钮式市内长途直拨公用电话,1990年改为卡式公用电话并开放直拨国际电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