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文明新风尚

家乡区县: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近年来,和林格尔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围绕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注重实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道德模范引领文明风尚
文明城镇、文明单位、文明景区……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星,照耀着和林格尔大地。彭福生、云福祥、韩红……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和林人,为和林格尔人树起一座座道德丰碑。
播下“道德种子”,悉心培育,潜移默化,若干年后将会成长为万亩“精神良田”……近年来,和林格尔县大力弘扬宣传道德典型,培树和林格尔新风尚,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的不断涌现,聚集起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在盛乐镇罗家窑村,91岁的彭福生老人植树造林60多年,60年的坚持,让光秃秃的山丘沟壑披上了绿装,实现了老人美化家乡、造福子孙的梦想。彭爷爷感慨地说:“种树就像养个大姑娘,十几二十年养下来,谁见着都说好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植树造林是我应该做的事,我给两个孙子取名为“绿化”和“祖国”,教育他们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把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一代代传下去。”彭福生老人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现代“愚公”的可贵精神。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因为几十年坚持绿化荒山获得各级政府造林能手、最美青城人的嘉奖。
东西长27里,南北宽22里,面积达12万亩,曾是一条新生的沙漠带,横卧在和林格尔县境内,属库布其沙漠向东南延伸部分。“白二爷”盘踞的地方,寸草不生,人迹罕至。1982年,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的云福祥来了,他带领一班人马在沙海里安营扎寨,用15年的时间和汗水,创造了治沙的奇迹。人们都说,“云二爷”制服了“白二爷”。今日的白二爷沙坝,到处牧草青青,绿树森森,流水潺潺。这里,再也没有漫天的黄沙和肆虐的风暴,12万亩的沙地成了生命的绿洲。

苏小雨(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