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中心镇——阳山县阳城镇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阳城镇位于阳山县的中部,是中共阳山县委、阳山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省中心镇之一。 2004年 5月13日 ,水口镇并入阳城镇后,现辖21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全镇总人口110315人,其中农业人口59551人,社区人口50764人。 总面积为29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67亩,其中水田16238亩,旱地21829亩。水陆交通方便,水线的连江河直贯清远、广州;陆线的107国道、清连一级公路(现改高速路)和省道S114线贯穿南北。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锌、钨、铅、煤、重晶石、水晶石等;千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有:鱼水、五爱、水田、范村、大莲塘、黄竹、畔水等专业村,农业的拳头产品有:反季有疏菜、沙糖桔、生态茶、板粟、西洋菜、马蹄、准山、阳山鸡等;旅游景点有:贤今山、北山占寺、摩崖石刻、水口鱼水风景区、神笔洞旅游度假树村、丫叉山景区、文塔等,文教卫生初具规模,现有镇属中学2间、小学24间,卫生站29间。镇办的主要企业有:阳城镇机修厂、水见头电站、朝阳电站、水晶背电站、第二水泥厂、长城运输公司、阳城镇船厂。
     阳城镇——工业发展提速,经济实力增。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一年实现工农业调头”目标,阳城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引进了嘉兴化工厂、蚬华电土材料有限公司、顺龙木业有限公司、臻派鞋厂、神笔洞旅游风景区、庆东生铁精选厂、广州毓庆矿业公司、远昌重钙厂、高崀一、二级水电站等一批外资企业,于2004年底实现了工农业产值调头,实现了工业产倩11231万元,对比超过农业产值351万,率先在全县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 2005年实现工业总值69679万元,比2004年增长43.2%。2005年实现税收1192万元(其中地税收入942万元、国税收入250万元),对比年度任务增长302万元,增幅33.9%,首次突破税收超千万元大关。
       阳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旧城的改造和新城建设实现了美化、绿化和亮化。同时,密切配合县做好县城中轴线、水轴线、城防体系和江滨路的建设改造工作,使新的城市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全镇的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破18756门,移功电话用户达破34848户,21个村委会有18个实现了镇通村公路硬底化。“十五”期间,全镇新建“三面光水利”36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5800亩。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全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而达76.17%,同时,为全镇农村党员、配偶及遗霜1923人购买农村合作医疗。全镇现有五保户2011人,均按有关政策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南爱心助贫困协会”和“助贫济困互助会”的载体作用,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特殊困难、弱势群体排优解难。
        阳城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小康镇”、“先进基层党州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奔康先进乡镇”、“全县法制宣传先选集体”、“先进基层党委”、“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市委评为“清远市‘六个好’,先进镇党委”,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委”、“文明小康镇”、“人口与计划生育达标单位”。2002年被省委、省政有评为“厂尔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达标先边单位”、“党报党刊发行先进单位”。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委”、“先进基层组织”、“尊师重教先进单位”。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被省体育体局、市政府评为“体育彩票杯龙舟锦标赛男子 800米 直道竞速第六交名”。
        阳城镇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示范窗口”,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工业发展先进镇”、“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镇”。

呼叫12138(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