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福地弥勒

家乡区县: 云南省弥勒市

    展开彩云之南绚丽多彩的画卷,眼前会闪现一个灵光的地名──弥勒。53万各族人民居住的这片4004平方千米的红土地,像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距离省会昆明116千米的滇南。走进和认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弥勒,笑口常开的禅意,胸怀豁达的禅境,卓尔不群的人文,山清水秀的风华,无不让久违的心灵浸染福地乐土的神奇与美丽。

     弥勒,人神栖居的福地。弥勒县名与佛同名,这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中绝无仅有,即便在全世界也独一无二。从大唐天宝七年始,祖国版图中的弥勒,就在一千多年的悠悠岁月中,以佛名弥勒、寺名弥勒、部落名弥勒、千户名弥勒、州名弥勒、县名弥勒沿袭至今,形成了世所罕见的人神合一文化现象。弥勒城北锦屏山上的弥勒寺,弥勒寺上的弥勒大佛,以「大肚能容天下事,慈心永护世间人」的情怀,护持今生、笑迎未来。弥勒,理所当然成为弥勒佛成佛之地,是弥勒人、弥勒佛和谐栖居的福地。

      弥勒,人杰地灵的母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弥勒这片峰峦叠嶂、阡陌无垠的红土地。自古钟灵毓秀,养育并鹤立起一群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明末兵部尚书杨绳武,以「士人当以天下为己任」,任「监察御史」期间赢得了「铁面之风」的称誉,后升任蓟辽总督抗击清兵病故于军旅,有挽联称:「造物忌多才,忍使将星沉蓟海;先生若不死,岂容胡马进辽关。」清末巨商王炽,赶着马帮走出了一个个钱庄,走出了中国罕见的「钱王」,他以义制利,成为「执全国商界牛耳」的巨贾。古滇名士、海内第一长联作者孙髯翁,晚年钟情弥勒、寓居弥勒而归土弥勒,在2001年赢得了寥若晨星的「联圣」荣耀。二十世纪初,弥勒这片红土地走出了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第一人──熊庆来,一道运算天地的方程式──「熊氏定理」,为科学强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叱咤沙场的抗日名将张冲,从弥勒东山的一个小山村走向全国,他一生情系家乡福祉,在云南大地上树立了战神、盐神、水神三座不朽的丰碑。
     弥勒,文化璀璨的色彩。在弥勒赢得的诸多美名中,「中国民间(彝族阿细跳月)文化之乡」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这片土地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弥勒挥洒在彩云之南的一抹亮丽色彩。在这片多姿多彩而又多情的红土地上,彝族支系阿细人创造的民艺奇葩「阿细跳月」,以热情奔放的旋律欢腾于大江南北,陶醉了世界著名的维也纳音乐殿堂,问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42年,《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满怀「怒吼」的激情,深入弥勒这片歌乐之土壤,搜集整理并出版的千年古歌「阿细的先基」,在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阿细祭火」,在癫狂而神秘的祭祀中,燃尽人世的阴霾,薪传文明的火种;彝族支系阿哲人创造的「爱佐爱莎」,伴随着神奇的金子洞坡、老虎山崖画,悠悠倾诉着迁徙而来的爱情的浪漫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寻……这是一片欢乐的土地,世俗化的欢乐精神及其意蕴直抵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园,放飞弥勒孜孜憧憬的美丽心灵。
     弥勒,一路向海的腾飞。弥勒自古就是滇南北上昆明、昆明南下两广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处「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滇南城市经济圈」交汇部,位于昆明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区及「一小时经济圈」内。县境交通四通八达,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跨越县境西部78公里,东南有国道经文山至广西、广东,西有省道经玉溪至滇西。随着石蒙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和云桂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弥勒将成为云南连接广东、广西「出海」,经河口国家一级口岸「出境」的最便捷的大通道。目前,弥勒正加快融入构建云桂铁路、师蒙铁路、昆蒙城际铁路、昆河铁路、石蒙高速公路等「四纵三横」交通体系,一个路过弥勒、通边达省、衔接顺畅的交通体系建设正在舒展腾飞的翅膀。
      弥勒,诗意栖居的家园。在繁华俗艳的当下,一份本真、一份自然,更能打动人心。近几年来,弥勒围绕「福地弥勒、休闲乐土」这一城市品牌,强力推进「城市建设精品化」进程,城市建设实现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角色转变。县城西区3000亩湖泉、1700亩湖面的缔造,使原本没有个性的城市建设有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品味。    

     弥勒,因佛而得名;弥勒人,因佛地的养育而厚道和真诚。在这片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在这片充满传奇与辉煌的山水间,在这片人神栖居的佛地乐土,有光明的未来,有无穷的希望,每天都有奇迹发生。政通人和、百业鼎兴、继往开来的福地弥勒,前程锦绣。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niuwei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458133/2.html

唐宋元明清丶(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