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佛烘肘是四川自贡的汉族特色小吃。川南千年古镇牛佛镇的名厨在川味烘肉的基础之上研制而成,故取名为牛佛烘肘,早在清康熙年间就是宫廷贡品,本产品具有色泽棕红、味鲜回甜、咸淡适度、肉质肥嫩、香气浓郁、肥而不腻的独特风味,适宜不同年龄人士食用,是宾宴是不可缺少的佐餐佳肴、馈赠之佳品。
几百年前,李闯王在北京失败以后,逃往云南避难。路经富顺的时候,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了,夜幕降临,大雨滂沱。闯王一行饿得可不行,可店铺已经打烊,无以为食啊。他们投宿一人家。这家人不是别人,这家人正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火工头陀的后人,牛二是也。牛二,家传一门制作烘肘的绝技,苏东坡曾到富顺向牛二的高祖讨教手艺,所以东坡先生也能做得一手传世好菜:东坡肘子。 牛二见这几人气宇不凡,匪气甚重,出手很是阔绰,有钱能使鬼退磨啊,牛儿有心展示一下绝技,当下命三个儿子将猪圈里的一只养了五年的老母猪杀了,做了一份烘肘给李自成一行吃。那个味道就不摆了,李闯王吃过以后功力大增,竟然打通任督二脉,成了一代绝世高手。
后来李自成凭吃烘肘增加的功力去云南找吴三桂拼命,把陈圆圆抢了回来。李自成深感牛佛烘肘带来的好处,便带着陈圆圆和他们的女儿阿珂到牛佛吃烘肘,吃过以后,陈圆圆立即年轻了18岁,变得越发美丽动人。陈圆圆可是一个才女,当下提笔写下几个大字:牛二烘肘,天下无匹。
牛二震撼于陈圆圆的美貌,竟然把做烘肘的秘籍说了出来:上好的烘肘,必须用五年老母猪为原料,并以苡仁、冰片、人参、花生等药材喂食五年。至今(2008年),牛二烘肘依然声明远播,扬威海内外。牛二烘肘的店铺只牛佛一家,故叫牛佛烘肘。
牛佛镇“牛佛烘肘“走进香港凤凰卫视 这次由新华社牵头,国家民政部、中央电视台联合组成据介绍,清康熙年间,牛佛古镇的名厨在川味烘肉的基础上,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故名“牛佛烘肘”。“牛佛烘肘”整形成皇冠状,色泽鲜嫩,味美香甜,食之而不烂,肥而不腻,名震巴蜀,后经官府传入宫中,成为康熙年间宫廷的上等菜肴。去年,牛佛烘肘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上世纪九十年初,牛佛镇的富顺食品厂研制出听装牛佛烘肘,以其色泽棕红,色香味鲜的风味成为自贡传统名特食品,自贡旅游纪念佳品。
牛佛烘肘曾获“首届巴蜀食品金奖”、“四川省消费者喜爱食品”、“四川省食品卫生质量信得过产品、“四川省九四年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等殊荣,并多次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金奖,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中国地名故事》摄制组,以委托的方式由香港凤凰卫视摄制各地美食,制作成介绍地方传统饮食文化的专题纪录片,因此得以进入《中国地名故事》的镜头也是需要实力的。在当日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一行到牛佛镇的“烘肘名店”三江饭店进行了实地拍摄,将这道名小吃的制作工艺的各个流程进行了全景记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