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二学生,首先,我要感谢梧桐子这个平台能给我这个机会能让我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那就是一个号称最美小城的栾川。
河南省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县城距省会郑州321公里,距洛阳市156公里。全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辖7镇8乡,20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987个村民组。全县总人口31.8万人。
栾川为典型的内陆深山县,北有熊耳山,南有伏牛山,中部队有熊耳山分支遏遇岭,三条山脉纵贯全境,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沟川。地势西南高而而东北低,地貌起伏跌宕,形成中山、低山和河谷三种类型。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9.4%,千米以下低山区面积及河谷沟川面积占全县总面积50.6%。最高点为龙峪湾鸡角尖,海拔2212.5米,最低点潭头镇汤营村伊河出境处海拔450米,相对高差1762.5米。县城海拔750米,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境内群山环抱,峰峦棋布,有名的山头达12000多个,一华里以上的深浅沟岔有8800多条。县境内有分属黄河水系(伊河、小河、明白河)和长江水系(育河)的4条主要河流。全县山坡面积330万亩,人均11亩,可耕地17.6万亩,人均不足0.6亩,基本地貌为“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
四河三山简介
伏牛山属秦岭支脉,自西向东蜿蜒400余公里,因山势起伏跌宕,壮如伏牛,故名。其主脉中段,座落县境南部,由卢氏入境,经叫河、陶湾、石庙、栾川、庙子至合峪出境入嵩县,境内长109公里,为栾川县与西峡县分界,习称老界岭或南界岭。其主峰老君山,又名景室山,海拔2192米。
熊耳山属秦岭支脉,主泳中段座落县境北部,由叫河乡入境,经三川、白土、狮子庙、秋扒至潭头镇境入嵩县,境内长57.6公里。为栾川县与卢氏县、洛宁县的分界岭,习称北界岭。
遏遇岭位于县境中部,属伏牛山分支,自西而东长37.6公里。为伊河流域与水河流域分水岭,亦是县境西部的长流域和县境东部的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处冷水、石庙、赤土店三乡镇交界处。传为商汤聘伊尹于有莘,首遇伊尹于此,故名。海拔1559米。
伊河古称鸾水(见水经注),发源于陶湾镇三合村的闷顿岭,自西向东,流经石庙、栾川、庙子、大清沟、潭头等乡镇,从汤菅出境入嵩县,在偃师与洛河相汇,最后注入黄河。境内干流总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233平方公里。
小河发源于白土乡铁岭村的庙子沟,在遏遇岭与熊耳山之间曲折向东,经白土、狮子庙、秋扒乡,在潭头镇垢峪村的小河口汇入伊河,干流总长44公里,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
明白河发源于嵩县车村镇,从合峪镇砚台村入境,贯穿合峪,在嵩县前河流入伊河。县境内干流总长32.5公里,流域面积276.24平方公里。
育河又名犟河,发源于冷水镇的南泥湖,由东向西流经冷水、三川、叫河等乡镇,在前龙脖出境入卢氏,经汉江流长江。境内干流长55.6公里,流域面积323.08平方公里。
栾川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小时,无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年降水量最高达1386.6毫米,最少403.3毫米。 由于县境气候差异,形成三个小气候带。一是东北部热温带,包括潭头等,海拔460米左右,年均气温13.7℃,年均降水量737.9毫米,日照2292小时,无霜期210天左右。二是中南部温凉湿润带,包括城关等地,海拔750米左右,平均气温12.0℃,平均降水量872.6毫米,日照2102小时。三是是西部寒冷湿润带,包括三川、冷水等地,海拔1250米以上,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750毫米,日照1800小时,光照不足,无霜期短(一般在150天左右),冬季长达105天以上。
三、历史沿革
栾川古名“鸾川”,因古时鸾鸟群栖而得名。宋代以前均写作“鸾川”,因“鸾”与“栾”通用,元人修《宋史》时写作“栾川”,沿用至今。栾川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境内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从夏商时代开始,均有治属可考,宋徽宗宁3年1104)年置县,金海陵王贞元2年废县为镇,中华民国时期置区,陕南一专区,隶属陕州卢氏县。1947年栾川解放,置县,先后隶豫鄂陕边区四专区、三专区,陕南一专区,豫西一专区,豫西七专区。1948年6月改隶陕州专区。1952年4月随陕州专区并入洛阳专区。1960年3月将嵩县大章、车村、木植街、白河4个公社并入栾川,取消栾川县名称,沿名嵩县,县城设在栾川。1961年9月恢复栾川县名称,仍辖1960年以前区域。1986年4月洛阳地区撤销,栾川改隶洛阳市。
四、资源
栾川县有得天独厚的五大自然资源优势:
一是矿产资源 栾川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中心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钼、钨、铅、锌、金、铜、铁、石煤、银、锰、硫、萤石、白云岩、大理石等12类50多种矿藏。特别是钼、钨储量大、品位高,是世界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已探明钼金属储量206.9万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与钼伴生的白钨金属储量在63万吨以上,铅金属储量17万吨,锌金属储量30万吨;黄金探明提交储量39.2吨,远景储量60吨;铁矿金属储量7000万吨,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储量也相当可观。
矿产分布规律:栾川——三川多金属成矿区中的石宝沟~鱼库~黄背玲~南泥湖~上房小岩体群的中心(高温)带,主要矿产为钨、钼;三道庄、冷水南沟、鱼库小沟、陶湾北沟等为中间(中温)带,主要矿产为中温热液型铜、硫、锌、铅多金属,呈带状围绕高温带分布;围绕中间呈环带分布的边缘广大地区,如赤土店白沙洞、石庙银洞沟、陶湾红洞沟、冷水增河等为边缘(中低温带),主要矿产为铅、锌、重晶石、辰砂等;稀有稀土矿产分布于东部的大清沟——庙子一带的碱性花岗岩体中。黄金主要分布在潭头镇北岭、狮子庙乡红庄、白土乡康山、陶湾镇三合沟一带。在现已探明的50多种矿产资源中,已有23种矿产被开发利用,占已发现矿种数的66%,占查明储量种数的100%。
二是林业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330万亩,有林面积309.7万亩,另有灌木44.2万亩;幼林0.35万亩,基地0.52万亩,宜林荒山9.2万亩,暂不宜造林3.02万亩。有木本植物87科27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83.3%。林木总蓄积量534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29.6万立方米,年出量3万立方米;经济林主要有核桃、板栗、山萸肉、红果、柿子等20余种,76万亩。1977年通过省灭荒达标验收,1998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荒山造林绿化先进集体”、河南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栾川县是全国造林绿化百洁县,黄河中下游生态林保护重点县。
三是中药材、土物产资源 栾川素有“豫西天然药库”之称。已普查出各种中药材1402种,主要有连翘、柴胡、天麻、杜仲、麝香、冬凌草、五味子、百合、党参、葛根、朱苓等,总蕴藏量50万吨,中药材年收购量达500万公斤,是全省重要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连翘基地县。土特产主要有木耳、猴头、香菇、拳菜、猕猴桃、板栗、核桃、柿饼等。
四是水能资源 全县除4条较大河流外,另有604条溪流,总流域面积2365平方公里,地表水年均经流量8.37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7.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5万千瓦。其中境内伊河干流落差435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03万千瓦。可开发量2.02万千瓦。现在伊河干流已建成水电站4座,初步实现梯级开发。目前已开发利用水能0.87万千瓦;是全国第三、第四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
五是旅游资源 栾川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集中,是避暑、疗养、科考、观光、浏览胜地。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米,集雄、险、奇、秀特色于一体,道教始祖老君李耳归隐修炼于此,历史文化意蕴浓厚;县城西3公里的鸡冠山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石盾、石幔密布,千姿百态,洞长1800米,已开发8个厅,总观赏面积18000平方米,被誉为“北国第一洞”。老君山、鸡冠洞均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鸡冠洞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2002年鸡冠洞风景区和龙峪湾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AAAA景区。潭头温泉水温达69℃,含微量元素20余种,能浴疗多种病症;龙峪湾是全国文明森林公园,植被繁茂,山奇峰秀,瀑壮泉清,、服务设施配套,是旅游消夏、科研、实习、培训胜地。近年新开发有寨沟风景区和重渡风景区、通天峡风景区、倒回沟风景区、鼎石山风景区、白石岩风景区。另外还有伊尹耕莘古地、常氏碑群、明太子坟、长春观、杨山寨、抱犊寨等人文景观。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栾川人民欢迎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