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过早

家乡区县: 武汉市武昌区

  过早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尤其以武汉、黄石、襄阳、宜昌、随州等地也有此俗称。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受到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影响,长时期的积累,人们养成了出门“过早”的习惯。而“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过早一条街

  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而武汉的早点,又以种类多、搭配妙、做法绝、价不高、吃得饱为特色,因此有人认为“不食武汉味,妄谈有美味之妙称”。在“过早”的名义下,武汉人展示出荆扬相会、九省通衢、江汉大都气吞山河的食量。武汉著名作家池莉曾经在其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排点过武汉的早点: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实际上,这仅仅只是武汉名气极大的老字号,而街头巷尾叫不出名字来的更是数不胜数。武汉早点,小巧精雅,造型别致,一律米面为体,兼容别样,蒸煮煎炸,艺巧味多,举凡平民达官,学人商贾,南北过客皆其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则名。在武汉,这一日之美在于晨,便是一个古典主义的美境。

  武汉四大名早点,依次是蔡林记的热干面、小桃园的瓦罐鸡汤、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三鲜豆皮。来武汉不吃这四样,可谓枉行。

志燮苏苏(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