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共有8,037,014人(2000年中国大陆人口普查),人口数仅次于汉、壮、满、回、苗、维列第七大民族,也是湖南、湖北与重庆三省市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土家族通用土家语(Bifzivsar)和汉语。
贵州省有土家族1,430,286人,占土家族的17.80%,为土家族人口第三大省份,占贵州人口的4.06%(普查时间点数据对比),土家族也是贵州是除汉族、苗族(4,299,954)、布依族(2,798,200)与侗族(1,628,568)以外的第五大民族。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于3地、州的11个县、市,即铜仁地区包括印江与沿河2个土家族自治县、铜仁、江口、思南与德江共计6个县市;遵义的道真县;黔东南的岑巩与镇远2县。其他杂居区还有石阡与松桃苗族自治县。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土家族人口数量约为8,353,912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族,苗族,彝族。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土家族”是汉族对“毕兹卡”的称呼。很多人理解意思是“本地人”,但意思是绝非“本地人”。因为在土家族聚集地的汉语或土家语“本地人”的说法都不是毕兹卡。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