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山古火山口是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景区。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村东南。牛头山古火山口,以喷发机理完整,层次清楚,保存完整而闻名国内外,历经15次喷发,总厚度为178.5米,现可看到的第三世中段上部的最后三次喷发物,距今2460万年,古火山口形状似一个朝天的椭圆形喇叭口,开口处顶端直径50米,底部深3米,潮涨水淹,潮退口现。在古火山口及周围0.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火山颈、火山口、喷发相、溢处相等火山活动的形迹十分完整和清晰,地表上由岩浆形成的六方柱状节理玄武岩,以及西瓜状,流纹状,枕状节理玄武岩,呈奇特壮丽的景观,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兵马佣”,是国内罕见和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具有地质构造,火山学,古地理地震,大地构造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是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与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名胜景地。
呈菱角柱状的玄武岩石柱,神秘而又井然有序地斜插在海边,好像人们为抵御敌人而刻意设置的障碍防线,令人惊叹。水落石出,整个海滩都是形态各异的黑色玄武岩。尤为奇特的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柱状玄武岩,如同布列成阵的木桩,围绕着一个中心喷口整齐排列。这是千万年前火山爆发留下的遗物。石柱以六边形居多,粗细大略相仿,粗的直径都在50至60厘米,细的均在30至40厘米,总共有近万柱,一律呈40°—60°倾斜,指向一个共有的圆心——火山喷发口。看上去,它们一个个满面沧桑,神情肃穆,与秦兵马俑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火山口另一侧的海滩上,有一片石蛋滩,它们是从石柱阵中逃逸出来的散兵游勇,被海浪冲刷得鬼头鬼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