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歌
创作背景
《我的枝江我的家乡》是为枝江市量身定做的一首市歌,由著名作词家佟文西、作曲家王原平和枝江文联主席胡志强共同创作,由央视歌手大奖赛获奖歌手、青年歌唱家胡承忠演唱。
打栽秧鼓
枝江水稻区流传着打栽秧鼓的习俗,这种习俗就是在栽秧的日子里,请一班民间艺人,在田边敲锣打鼓,喊秧歌,田间越热闹,就预示着是丰收的好兆头,越冷清,所栽的秧就难于成活,成活后也喜欢结“哑巴谷”(即空壳),农民为了期盼丰收,栽秧时整酒席,请艺人,热闹得像过节一样。栽秧鼓的表演者主要是歌手和鼓手,歌手要有一副好嗓子,唱几天几夜不哑。曲调主要是秧歌调,歌词灵活多变,鼓手技艺要求很高,能双手耍三根木棒,边耍边击鼓敲锣,有的还可以喊秧歌。其表演形式多样,有一个领众人合,有二人对唱,有的还围着田埂边走边唱。由于栽秧鼓的表演,栽秧的人们随着锣鼓点子一边栽,一边听秧歌,有时还跟着合唱,使本来很累的农活变得轻松多了,整个秧田仿佛成了民间文艺表演的大舞台。[6]
泥仓子
流行于枝江产稻区,栽秧的人们将吉祥的泥巴抹在身上,名为“泥仓子”。在建国前,多为泥“老板的仓子”,即在“东道”请人栽秧快要完工时,人们将泥巴抹在“东道”身上,以此向“东道”祝贺。所裁的秧苗生长一帆风顺,直到收获满仓,五谷丰登。后来“泥仓子”演变为栽秧时人们不分男女老少,相互间掷泥巴,嬉闹,直至成为“泥人”,皆大欢喜。这种习俗表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对丰收的祈望。[6]
板桶收谷
板桶收谷是枝江水稻在稻谷脱粒的一种生产习俗。流传很久。板桶,顾名思义,是用木板做成的,大约长7尺,宽5尺,高2尺,扁圆形,因而也叫扁桶。收割稻谷时,人们把板桶抬到田头,用篾席将桶的三方围住,以防谷子溅出,又在桶内放一把竹齿耙子,把已割好的稻谷拿起来,朝桶内的竹齿耙子上使劲板,谷粒便纷纷落入桶内,由于板桶比较轻便,可以随着稻谷收割区域灵活移动,这就减少挑草头和打场这两个环节,便于边割边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脱粒就取代了板桶收谷,但这种生产习俗并没有绝迹。[6]
车水与水车
车水是乡间提水灌溉的一种生产方式,车水的工具叫水车。水车木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由车筒子、车叶子、车梁、凳梁、躺杠几部分组成。车水时,车筒子一端放在水中,筒中车叶子与车梁的齿轮吻合,车梁放在凳架上,登架再用躺杠稳定,人站在车梁踏拐上,上身或躺或手扶在躺杠上,用脚蹬车拐,带动车梁,车梁再带动车叶,车叶将水提起来,接操作的人数目分为两人梁、三人梁、四人梁等不同型号的水车。车水按水的扬程为分平水和陡水,平水要的力小;陡水要的力大,车水是一种比较吃力的农活,一般需要两班人轮换,俗话为“歇人不歇家业”。
两班人轮换车水换班时间计算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车钱水”。即在车梁的一端装上一个“线耙子”,“线耙子”上有两个轳辘,一个缠有索线,一个是空的,随着水车的转动,把缠有线的轳辘上的线,转到另一个轳辘上就换班。这种“车线水”的办法比较有实效,车转的快,出的水就多,时间要的就少;如果车速慢,水量出的少,时间就用得长。
二是车“盆儿水”。即在车叶子出水的前方放一个盆子,让车叶打起来的水流进盆里,盆子满了就换班。如果车速快,车叶带起的水会冲出盆外;如果车速慢,车叶带起的水又流不进盆子,因此,只有保持均匀的速度,才能把水车进盆子。这种“盆儿水”,换班制功效最高,农民最喜采用。除此,还有配车水锣鼓来提高车水功效的。两班人,一班车水,一班敲锣打鼓。轮换操作,锣鼓点子节奏感强,有快有慢,踏车人必须随着锣鼓点子踏。否则,就使不上劲,甚至会两脚腾空,吊在躺杠上。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工效,又可以消除疲劳。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机械抽水机和电动抽水机已取代了木制水车,车水也就成为过去的故事了。[6]
烧火土
水耕火薅是枝江农民几千年的劳动传统,其中烧火土是农民积肥的一种生产习俗。烧火土的方法是:板田发子、塘泥、淤泥等挑到火土场子上,或就地取一层生土晒干,再将柴草晒干。烧的时候,先将干土堆成堆或长或方或圆,厚度1尺左右,名叫“火土底子”。用锄头将“底子”上挖成糟使其通风,长方形底子一般挖成“人”字槽,接着将通风槽中填满谷壳,麦芒壳和干牛粪,再铺柴草,铺柴草时需用一层硬一些的柴草铺中间,让其透气,上面铺一层稻麦草,其后盖上土。两点头烧。周围的明火烧完后,就转为内部燃烧,此时,要在冒烟的地方加土密封让
枝江文物(19张)
烟尽量不出来,等燃烧差不多的时候,用锄头从边缘挖出通风沟,这叫“出风”,才能使烧过的火土不带红色,又没有生土,土色呈黑色或黑灰色为最好。火土的用途:一般用来垫猪栏,牛栏等,不仅可为猪牛防潮,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屎尿浸入火土中,使火土的肥性更好,也可以给火土灌人粪尿,再渗水,把火土睛堆使其发酵后,用作底肥。冬天,用火土肥果木树,可以防冻:夏季火土灌粪后抛到田里具有凉性,可以防暑。火土吸水性强,粪被吸进火土里放到田里不易流失。因而,这种积肥方式至今仍受农民的喜爱。[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