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宫-奶奶庙

家乡区县: 浚县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座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后经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渐具现今规模,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点

碧霞宫座北向南,87间殿宇、楼阁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对分布,组成三个院落,中轴线上有戏楼、万物资始坊、硬

山顶山门、四阿顶二门、卷棚歇山与悬山顶组合的正殿以及三重檐歇山顶的寝楼。碧霞宫正殿是碧霞宫主体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殿建在2米高的月台上,两边各有垂带式十蹬踏步,供上下月台,正中石雕盘龙御路,上雕"二龙戏珠"。大殿为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后殿组合式建筑,顶覆绿琉璃瓦,飞檐挑角。面阔5间,进深7间,前为拜殿,檐向外伸出1.5米有余,有斗拱。后为正殿。拜殿前左右两窗透雕松枝仙鹤、葡萄及八仙器物图案,东窗雕"灵镇东岱",西窗雕"光映西池"行书大字,前垂

拢上彩绘"二十四孝图",精雕龙凤图案。内外雕梁画栋,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画30余种,大殿两山外墙绘有"八仙图"、"十二美女侍乐图"。后殿正脊当中装有一个"铜宝瓶",高2.5米,围3米,人称"风磨铜宝胡芦"。后殿内并排3座砖雕莲台,中间为碧霞元君,系碧霞宫主宰,左右两尊分别是佩霞元君、紫霞元君。寝宫楼为碧霞元君寝楼。位于一平台上,台高1.8米,建于清顺治三年(1846年),清、民国时期多有修复,1987年落架大修。面阔五间,进深3间,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飞檐挑角,上饰仙人、飞鱼、海马等。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环绕,廊下为木圆柱支撑,故又称"转角楼"。楼下内壁上绘元君灵应图,墨线勾勒,单色平涂;楼上暖阁内有木雕碧霞元君睡像一躯,俗称"睡奶奶"。西壁上绘元君出巡图,龙辇勒勒,彩云涌动,仪仗先导,凤凰翻飞。东壁绘元君回銮图,坤仪万庄,祥瑞笼罩,一派太平景象。登楼东望大伾山,仙境飘缈;西瞰卫水,玉带逶迤。前院左右有四帅殿、钟鼓二楼及泮池,中院左右有十殿阎君殿、子孙殿、眼光殿,后院左右有乐女殿、哑女殿及东西陪楼。碧霞宫是一处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

shuaione123(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