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学村四座小石桥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集美学村在集美小学新操场的东、西、北、西北边有四座小石桥,石桥虽小,却凝集着校主陈嘉庚、陈敬贤昆仲兴学育才的一片深情。
古集美小半岛似鸡爪形,先辈们称呈“心”字状,周边多港澳,最大的在大社与郭厝之间,川走天津诸港口的木帆货船可驶抵内头社前(今大操场),宽约200—300余米。后经人们筑港澳埭坝,有详埭、杜埭、许厝埭、郭厝埭、和美埭、海仔埭等,养殖垦田,扩大耕地。
1913年春,陈嘉庚校主暂借陈氏大祖祠等处始创集美小学临时校舍后,四处觅址兴建校舍,最后以二千银元购买村西已弃置的海埭为校产,雇工加高埭岸、修建闸门,划出埭南约一半为养殖池(后辟为游泳池,今内池);埭北另一半挖周边泥土填于中央成为小洲,建筑一幢座北朝南的木质校舍,门口留一个操场(今建少先宫处),小学迁入上课,校史上称“填池建校”。同时在校舍背后通往东埭沟上,搭造一条十多米长的木板桥,通向埭沟外田间小路(今集美镇政府后榕树前),供师生家长进出。
1916年10月,陈敬贤二校主返里筹建集美师范校舍。1918年3月开学前在小学校舍后面建筑居仁楼、尚勇楼为教室。同时,在埭北购地兴建立功楼的宿舍、厨房、浴室、自来水柜、电灯厂、救火队等生活、公共设施,以及大礼堂(今敬贤堂)。教学区与生活、公共设施区之间为埭沟水所隔,仅靠木板桥实属不便。有鉴于此,陈敬贤即在尚勇楼与居仁楼衔接处,建造一座石桥通往埭西北的生活、公共设施区(即西北桥);从居仁楼楼下中央门的北侧,建造一座石桥通往埭北的大礼堂门口(即北桥),大大便利了师生教学与生活活动。
1919年6月,陈嘉庚校主回国,因第二任师范校长辞职,遂设立校主办事处(由惕斋改建)管理,建筑一座花园(今星集制衣厂)拟长住国内。同时,在小学校舍门口与操场之间的东西两侧埭沟上,再建造两座小石桥;东桥通往校主办事处、花园至大社;西桥通往郭厝,直至同美公路、龙王宫码头。从此,交通称便。
集美学村四座小石桥各长约5—8米、宽约3—5米,下有石墩拱,上铺石板面,两旁石护栏杆,现在仍伫立在那里,除西北桥外,均有扩改建。

忘寂0(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