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的东塍有一条自东向西的琅坑溪穿镇而过,流经的每个流域都有不同的称呼,好多都以流经的当地地名为命名,唯独在溪东前徐村的一段,以盐行为命名,叫“盐行溪”。
“盐行溪”位于溪东的济生桥——水泥大桥,以南约300米这一段,溪东的济生桥修于民国20年,是东塍乡贤、辛亥革命先驱屈映光筹资所建,当年临海范围类似的济生桥有20余座。
这个名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要从当年溪东的乡贤杨国生说起,杨国生在溪东有相当家产,也有一定的地方的势力,黑白两道均有一定的关系。民国年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中国的国家主权完整遭受严重的破坏,海关缉私工作丧失了根本的保证,因此呈现出急转直下的衰败景象,私盐同官盐争产、争运、争销岸、争市场的事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国生手下为了求生存,求利益最大化,向杨国生提议贩私盐,杨国生也应了手下的提议,疏通官府的关系,在溪东开设东塍方向的第二个私盐交易行,地点就是溪东溪畔,城西的张家渡、仙居等地盐行贩来此贩盐,三门海游、建跳等方向的盐行贩来此卖私盐,人挑、牛驮、马载,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不绝于途。
杨国生他们从中收取交易费,但没有放入自己的腰包,而是把这期间的交易费合并一起为溪东小学买了一台在当时看来十分昂贵的风琴,供溪东小学上音乐课用。从此,这一段溪东溪供私盐交易行使用的地方,就有了“盐行溪”的称呼。
现在,盐行的趣事早已无存,国生世家的荣耀早已式微,只有溪东的济生桥记录了一些乡贤的遗踪。这地名在溪东年轻的村民口中也已经变调,变成 “旺溪”,因为这“旺”字,与“盐行溪”的“行”( huang)东塍方言是同音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