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历史名人:史宪
史宪 ,字景法。东汉溧阳侯史崇的十三代孙。自从史崇的儿子史颢继承爵位以后,他的后代大都居住在本县。史宪在少年时期,在社会上就留下了好名声,大家都以将来治理国家的栋梁来期望他。晋室东迁后,朝迁两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避不应征。皇帝下诏书责备,他不得已担任尚忆左民郎,转为建安郡太守。这是个当时出名的难治的郡,史宪到职,提拔善良的人,贬黜邪恶的人,为地方兴利除害,他实行的政教风化迅速在全郡推开,成为治理得最好的郡。因此他被封为山阴县侯。死于会稽郡,享年七十二。赠江州刺史。永和八年(译注:晋穆帝司聃年号,公元三五二年。)归葬于溧阳县土山的乾原(据唐景龙四年的《史府君墓碑》。)
孟郊,唐朝诗人,他的《游子吟》应该是家喻户晓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在香港的一次古诗评选活动中,得到最高票数,排名第一。
孟郊在46岁时才考中了进士,封了个溧阳县尉(相当于现在的
**局长)。孟郊是个孝子,上任后就惦记着把老母亲接来同住。
(孟郊老家是浙江德清,离溧阳二百多里),想到没有老母亲的勉慰
和敦促,连这点功名也不会有的,夜不能寐时,《游子吟》赋成了。
溧阳的秀美景色,让孟郊着迷,终日赏景作诗,不事曹务。县官
不满上报,找了个替身,分去孟郊一半奉禄,后来只好把母亲送回
老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