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劳的龙舟情结

家乡区县: 广东省鹤山市

位于西江主流中段西岸的古劳镇,居住着一群爱龙舟玩龙舟的人们,他们以“水乡”自居,认为“有水必有龙”。300多年过去了,鹤山古劳镇的龙舟已由散户发展为有组织有规模的16支龙舟队,并于2008年经批准成立了古劳龙舟协会,还吸纳了两支来自沙坪的龙舟队。
近年来,古劳的龙舟队不断参加本地赛事,并自发到阳江、杭州、柳州和港澳地区参加比赛,并屡夺佳绩。这种被古劳龙舟协会会长黄耀胜戏称为“傻佬看癫佬”的竞技和游戏,也成为水乡人们与端午勾连的记忆。
水乡龙缘
进入古劳镇,随处可见鱼塘与河涌。沿着沙坪河堤岸驶向村中,翠绿的河岸野草尽收眼底,牛马慵懒地踱步或趟水,宛如进入了秀丽的江南。古劳与龙舟的情缘,也源于这丰富的水源与鱼塘。
68岁的黄华胜从出生起便已在这些河堤上穿梭。他介绍称,早在民国时期,古劳与顺德、南海的乡村一样,就已发展为“鱼塘桑基”型的经济作物区。“种桑、养蚕、割鱼草,从我们懂事就开始接触划船,一两岁的小孩子掉到水里都会划水,可以说会走路就会游泳了。”
因水网纵横,鱼塘遍布,古劳也被当地人称为“珠三角最后的原始水乡”或“珠三角的东方威尼斯”。“有水就有龙”,这是黄华胜对300多年龙船历史最朴实解释。每逢端午时节,沙坪河三夹公园河段便成为农家龙船的聚集日。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古劳的“三夹腾龙”就已被评为鹤山八景之一。
在龙舟赛中取胜,在当地被解读为村子团结,并为该村宗祠争得荣誉,连村里的小孩读书都显得底气十足,而男人们每年过年就开始讨论龙舟的话题,没到农历四月便开始摩拳擦掌挖龙舟、搞训练。
黄华胜也记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始,龙舟队有项传统的节目———舞龙头送龙气,直到农历五月底讨论的都是龙舟的事。他说:“古劳人把龙舟的输赢看成是自己村兴旺发达的一个标志。女儿出嫁或者娶媳妇儿,甚至都会找一些龙舟事业办得比较好的村。”
成立龙舟协会
龙舟赛,又被古劳人称为“是非龙”,由于比赛裁判标准上难分高下或统一,以各村为代表的利益纠葛也可能在此升级。为此,历史上由于政治稳定的因素和经济困难等,曾出现过多次阻挠划龙舟的事情。
但在黄华胜的记忆里,“我懂事到现在,这里的龙舟从来没有停过,而南海、顺德之类的地方,曾经停过了十几二十年。”听当地的老人们说,国民党在解放前曾担心政局不稳而禁止古劳端午划龙舟,但被当时的村民用桨轰走。1968年,当地的一名书记也曾带人到古劳动员村民让其不要划龙舟,甚至封存了龙首龙尾,但村民仍将缺首尾的龙舟从水底捞出照样划。
1975年始,古劳龙舟开始迎来大力发展的时期,随着人们对龙舟比赛的越发重视,2008年12月25日,由八支龙舟队发起的古老龙舟协会获得鹤山市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以洛社村福利楼为协会回执,购置了培训与参赛时用的摩托艇、标准龙。该协会现有龙舟队18支,其中古劳16支,沙坪2支,从去年始每三年举办一届龙舟赛事。
近年来,古老的龙舟队不断参加本地赛事,并自发到阳江、杭州、柳州和港澳地区参加比赛,并屡夺佳绩。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初一,古劳的龙舟代表队在阳江与11支队伍角逐,以仅25厘米的差距夺得当地一场比赛的亚军。

能力秀:http://wm23.cn/traitor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45068901

 

爽_swallow(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