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港原名“蛏架港”。因居民多钩蛏搭架晒干而而得名。1904年,涟水大地主陈汉周霸占了这块土地后改名为陈家港。据史料记载,19世纪50年代初,这里还是一片汪洋,由于黄河夺淮入海,带来大量流沙沉积,逐步才由大海变成陆地。19世纪末,这里只有数十户人家在此从事捕捞和晒盐。1908年两江总督兼盐政大臣端方牵头集资,在此兴建盐场,并于1913年将大源制盐公司设在陈家港,远近10几个省的大量难民纷纷来此做工糊口,陈家港的工商业从此日益兴盛。1915年兴集,1929年建镇,始称陈家港镇。1944年,张爱萍将军率军解放陈家港后吟诗一首并称陈家港为苏北重镇。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建陈港市。1946年划归新海连市时改称淮北盐特区。1966年4月建响水县后隶属响水管辖。
陈家港东濒黄海、北依灌河,辖13个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51.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现有耕地面积5.2万亩。
陈家港系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南临省道307公路,西临国道 204公路,省道326公路横穿全境,距204国道20公里,宁连、宁沪高速50公里。正在建设盐连高速15公里,盐连铁路10公里。陈家港港口常年不冻,南距上海港374海里,北距连云港29海里。据专家可证,境内可建万吨级码头13座,现有3000吨级码头2座,1000吨级码头10余座,年呑吐量500万吨以上,被誉为“苏北黄浦江”的灌河东入黄海内接京杭大运河、通榆河,可与国内港口城市及临海国家、地区直接通航,交通发达,风光旖旎,素有“黄海明珠”之美誉。截止2005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亿元,财政收入7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跻身于盐城市“十强乡镇”行列。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重点建设镇”、“省文明镇”、“省中心镇”、“市文明标兵镇”、“市小型小城镇”等一系列桂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