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扇是产于大理洱源的奶制品,形制更为独特,是一种含水较少的薄片,由鲜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炼制凝结,制为薄片,缠绕于细竿上晾干而成。呈乳白、乳黄之色,大致如菱角状竹扇之形,两头有抓脚,是一种特形干酪。因状如折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与云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调。切碎后也加进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饮用。其名菜夹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盐都别具一格。
乳扇可藏数月,便于远途运输,远销东南亚各地,很受欢迎,馈赠亲友别有新意。
制作方法
1.先在锅内加入半勺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加温至70℃左右,再以碗(约500毫升)盛奶倒入锅内,牛乳在酸和热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时迅速加以搅拌,使乳变为丝状凝块。
2.然后把凝块用竹筷夹出并用手揉成饼状,再将其两翼卷入筷子上,并将筷子的一端向外撑大,使凝块大致变为扇状,最后把它挂在固定的架子上晾干,即成乳扇。在晾挂中间必须用手松动一次,使干固后容易取下。
按此法制造乳扇时,在每制一张乳扇后,需将锅内酸水倒出,重新放入新酸水。但使用过的酸水收集起来,经发酵后还可以备用。一般放入锅内的酸水与鲜乳的比例约为1∶2,每10千克鲜乳约可制1千克乳扇。
3.酸水的制备:利用鲜木瓜或干木瓜加水煮沸后,经一定时间取其酸液即为酸水。在没有木瓜的季节或北方地区,可用乌梅代替木瓜。制作时可按乌梅与水1∶3的比例煮沸半小时,然后取其清液即为酸水。
食用方法
桃仁夹沙乳扇是白族风味菜。将乳扇回软,去掉扇耳,摊开。把桃仁用沸水烫后去细皮,下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将洗沙、白糖、玫瑰糖、火腿末入碗拌匀。鸡蛋液加水淀粉成蛋糊,制成蛋松。乳扇铺在墩上,摊上洗沙馅。锅上火注入油,烧至三成熟,用筷夹住乳扇,边炸边滚至筒形,呈淡黄色。桃仁夹沙乳扇,酥脆香甜,奶香异常,富于营养。如果你到大理,走到街头你随处都可以买得到,新鲜乳扇或烤乳扇。
炸卷乳扇
调料:花椒盐5克,熟猪油50克。
制法:
1.将乳扇洗净并用碾去水分的菜叶包上,约发两小时。待乳扇回软,一张一张的拆开,再取潮纱布平铺在菜板上。放上乳扇用纱布包好,压上重物,将乳扇压平整。
2.炒锅内注入熟猪油两百克(实耗油五十克),在小火上烧热(保持三成热,过大则易糊),左手握住乳扇的一端,右手持竹筷夹住乳扇的另一端,然后放入锅中,边炸边转动竹筷,乳扇受热收缩即卷在竹筷上成筒状,将乳扇炸至金黄色时(不能焦),一卷一卷地理码在盘内,撒上花椒盐即成。
特点:呈黄色,质地极酥脆、鲜香。奶油芳香味较浓,是很有民族特点的菜肴。
炒乳扇丝
主料:
乳扇60克,韭菜薹30克,猪里脊肉120克,水发冬菇3个,青辣椒2只,红辣椒1只。调料:(1)盐2/3茶匙,淀粉1茶匙。(2)高汤1/3碗,糖1/3茶匙,猪油2碗。
制法:
(1)将乳扇用湿纱布包裹约20分钟,回软后一片一片地打开铺平,切成韭菜叶宽的丝,韭菜薹和青、红辣椒切成段,猪里脊肉切成丝。
(2)猪里脊肉丝盛入碗内,放入淀粉、盐拌匀。
(3)锅烧热,加入猪油2碗,待油烧到三分热时放入肉丝,捞起沥干。
(4)炒锅内留猪油一大匙,将韭菜薹、青辣椒、红辣椒、冬菇丝煸炒熟,放入肉丝、乳扇丝拌炒,用高汤、糖和淀粉勾芡,起锅装入盘中即成。
食谱营养
酸奶:酸奶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碱性物质转变成弱酸性,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据墨西哥营养专家们说,经常喝酸奶可以防止癌症和贫血,并可改善牛皮癣和缓解儿童营养不良;酸牛奶能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还含有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物质,又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抗御癌症,所以,经常食用酸牛奶,可以增加营养,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胆固醇。
油皮:豆腐皮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