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八礼你知道吗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盱眙民俗中的婚礼,清同治之前,基本上是儒家婚礼“六仪”和本地传统、习俗相结合的“世俗婚礼”,俗称“八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回门、会亲等八个环节。整个过程带有宗教色彩和民间公证形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清光绪初期,“冠礼久废,婚不亲迎,用门户相重,不责取财物”
民国中期开始,盱眙人的婚礼开始变得繁杂起来。《民国·盱眙县志》载:“婚礼有旧式与新式二种,新式者所谓文明结婚,因人民知识浅陋,举行新式者尚不多见,普通婚礼仍照旧俗举行,但其仪式较为繁重”。及至现代,婚礼形式虽已化繁为简并加入很多现代生活元素,但程序上基本上遵循了传统的八礼习俗。

一、纳 彩


纳彩,俗称“说媒”、“提亲”。旧时盱眙青年男女婚姻多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由男方家长看好一个不错的女孩,便开始打听女方和家庭大概情况后,如满意,便请媒人(俗称媒婆)到看中的女孩家提亲。提亲后,安排一个貌似不经意的相遇,让青年男女双方认识一下,如在庙会上,亲戚、朋友家里等。如果女孩和家中父母同意议婚,男孩在“媒人”的带领下去女家“求婚”,也称“相亲”。

二、问 名


问名(也叫问命),俗称“讨八字”、“合婚”。即男女青年通过提亲、相亲无异议后,由男家托媒人询问、了解女孩名字和出生年月时辰以及家族背景、财富状况等信息。然后请命理师卜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以测定这桩婚姻的吉凶。如果俩人八字相合,即可成婚。反之,讲究的人家会因此而婚姻告吹。其基本规则是属相中的五行六冲不配、六害不配。这是一种带有宿命色彩的“习俗”,也正因为这一“习俗”,不知拆散了多少有情人。现代社会,盱眙的年青男女和父母不是太看重这一点,一切以孩子的幸福为主。

三、 纳 吉

纳吉,又叫“定聘”、“下聘”,俗称“过小礼”。就是男家选择吉日,由“媒人”通知女家“纳吉”的日子,男家为女孩准备好几套新衣服和新鞋,并备好烟、酒、糖和大糕等八盒或十二盒点心(有的乡镇还要给一定数额的现金),再次到女孩家告诉合婚的消息,并缔结婚约。这一天,由女孩家设宴款待男孩及家人与“媒人”。吃了“纳吉宴”,这桩婚姻只能算基本搞定。

四、 纳 征

纳征,又叫“聘礼”,俗称“过大礼”或“过彩礼”。就是两家缔结婚约后,男家将“彩礼”送给女家,“彩礼”通常有衣服、皮鞋、手表、戒指、项链、手镯、耳环以及一笔较大数额的现金。“彩礼”的具体情况和现金的数额因经济、家庭,区域的原因差异很大。一般说来,乡镇的彩礼数额要求较大,县城相对好一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彩礼之风甚烈,以至有许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男青年“婚断彩礼”。 笔者有个出家的朋友,年轻时就是因为家里贫穷,付不起彩礼,先后谈了三个女朋友都因为彩礼而分手,后来心灰意冷,削发为僧了。送过“彩礼”后,这桩婚姻才算正式生效,不送“彩礼”婚姻未必有效。

五、 请 期

请期,就是“择定结婚日期”,俗称“择日子”。即男家送过“聘礼”后,择定迎娶新娘的日期。这也是备礼去女家征求意见的一种仪式,一般要请阴阳师(俗称阴阳先生)根据一对新人的生辰八字,选择出2—4个“良辰吉日”与女方家长商定,通常在“过大礼”的时候同时约定婚期。现代盱眙年轻人的婚期,一般都设在法定假日如“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或设定在周六、周日,以便亲朋好友有时间参加婚礼。

六、迎 娶

迎娶,是把新娘娶到家的仪式,也是整个婚礼中的重头戏,旧时这一仪式极为繁琐隆重。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国人喜红色,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传统迎娶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是迎娶仪式的主旨。结婚前一日,女家要办催妆酒,“过嫁妆”;男家要办“暖房酒”,为新房暖房(童男子压床)。“催妆”和“暖房”是“迎娶”仪式前的重要热身。“迎娶”(俗称正日)当天的早上(部分山区在下午),男家选择良辰吉时,派花轿(笔者也见过山区用高头大马迎娶的)到女家迎亲(现在改为轿车),由伴娘送亲。旧时迎娶仪式都是放在晚上举行,以便“入洞房”。花轿抬到男家门口停下,由“司仪”主持迎娶仪式。此时“闹喜”的人关门,把新娘堵在门外,俗称“捺性子”。

新人入洞房后吃交杯酒,开始闹洞房。民俗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盱眙闹洞房三天之内,年龄不分大小,都可以和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开玩笑,雅俗皆可,新人和伴娘、伴郎不能恼怒。入夜后,新人上床休息,闹洞房的人则在新房外用“筷子”捅破糊在窗户上的红纸,以窥探新人的亲昵举动和窃听新人房中的悄悄话,俗称“听壁脚”。

七、回 门

“洞房花烛”之后,并不意味着“婚礼”的结束。旧时盱眙的规矩,“洞房花烛”之后的第二天,新娘要早早起来下厨房做早饭,并将做好的“早饭”双手端到公婆的面前,以示孝敬公婆,同时象征持家过日子的开端。

第三天早上回门,回门就是新娘带着夫婿回到娘家拜见岳父岳母。其意义一是表示不忘生养自己的父母,二是带着新姑爷回家,让众亲友认识一下。

新姑爷是“回门宴席”上的主要客人,旧时盱眙人称为“娇客”,所有人都不断向新姑爷敬酒。娘家提早准备“晚宴”,新人吃完“晚宴”后,必须在日落之前回到自己的新房。

八、会 亲

会亲,是盱眙婚礼中的最后一道程序,一般在结婚后的十日内进行。即由男家举办酒宴,邀请男女双方的“老娘亲”和“七大姑八大姨”等血亲和至亲到男家聚会喝酒,俗称“会亲”。会亲的目的是男女家宗亲通过聚会互相认识,以免日后在其他场合中“大水冲了龙王庙”,以及在岁时节令时互相往来。

会亲结束后,整个婚礼仪式方告完成。

紫鸢(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