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人对人的诞生,俗称生伢子(子都只音),生辰。经过十月怀胎的酝酿和辛苦,婴儿的哭声终结了年轻父母的忐忑,宣布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喜悦的父母为了表达对新生命的喜爱以及对其希望与祝福,这便有了诞生礼。这种礼仪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开端,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的历程,又开启了新生命前景。所以家人欢欣,亲朋相贺。由于家庭、经济和区域的差异,盱眙人的诞生礼仪式之繁简,城乡大同小异。一般有催生、三朝、送喜蛋、送喜馓、满月、百晬、命名、抓周等八个环节,历时一年。
一、催 生
催生,即准备迎接新的生命到来前奏。旧时,盱眙孕妇在预产期(俗称足月)的前十天左右,就开始请接生婆(也称接生奶奶)上门,检查、了解预产状况,并准备好红糖、鸡蛋、馓子等食物和草纸等产妇生产时的必需品。
临盆时,请接生婆到产妇家,主人以红糖茶和鸡蛋、馓子简单款待接生婆后,接生婆会吩咐其家人准备好开水、草灰(旧时烧土灶的草木灰,用来吸除血污)和新生儿衣服、包布(做襁褓用)等,然后从产妇家的亲友中找1—2个有力气的妇女,协助接生婆工作,并开始接生。
新生儿的祖父母、父亲和血亲一般在堂屋静候佳音。待到新生儿出世后,接生婆剪断脐带,简单擦去婴儿身上的血污后,即把婴儿打包(襁褓),同时在产妇房中向在堂屋坐等消息的的家人报喜,若是男孩,接生婆会高叫:“是个小子”,或“是个带把子的”;若是女孩会高叫“喜得千金”。
新生儿的祖父母、父亲往往会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貌似松了一口气,同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在大门口悬弓(男婴)或悬帨(女婴),即婴儿性别确定后,其亲人将弓或帨悬于门之左或右方,以与邻里分享家里添丁进口的喜悦。清末以来改为在大门口挂红布条,现在都是在医院生产,挂红布条的习俗已很少见。
二、三 朝
三朝,俗称“改案”,又叫“洗三”。是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的第一次人生礼仪。即在案子上放好沐浴的澡盆, 沐浴时先举行仪式,备礼谢神告祖,然后用“午时草”(端午节留下的菖蒲、艾草等干草)烧汤为婴儿洗澡。讲究的人家还在澡盆中放几枚铜钱,请老年妇女(俗称福奶奶)在厅堂上给婴儿洗澡,洗净孩子出生时身上的秽物,给孩子穿上准备好的婴儿服,打包(即用包布制作成襁褓,防止婴儿四肢变形)后交到孩子母亲的怀抱。
这一天,孩子的娘舅和姨妈家要送鸡蛋、红糖、馓子、十全果等礼品为孩子祝福,俗称“奶汤礼”。
三、送喜蛋
喜蛋,是用食用色素染成红色的生鸡蛋,之所以叫“喜蛋”,是取 “喜庆诞生”之意,即“喜诞”。送喜蛋,一般在三朝之后进行,向邻里、亲友送3--5只红鸡蛋以示报喜,送的喜蛋必须是单数和生鸡蛋,也是取“诞生”之谐音,告知家里新添人丁。
亲友邻里们接到喜蛋后,自然明白到时候一起前去主家给新生儿过诞生礼,喝满月酒。届时,在满月酒宴上,主家会再次给每位前来贺喜的嘉宾、亲友发送7—9只“喜蛋”,以示感谢和同喜。
四、送喜馓
送喜馓是新生儿娘舅家的事。红糖胡椒泡馓子鸡蛋是盱眙城乡产妇坐月子期间三顿饭之外常吃的辅助食物,可以起到驱寒保暖作用。送喜馓时间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十二天,有的乡镇是在二十天后,娘舅家人一大早挑着装满馓子和鸡蛋、挂面的食盒,前往新生儿家,一是祝贺婴儿的诞生,二是看望姐妹,共享添丁之乐。娘舅送喜馓的这一天,主家早上设八个冷盘接风,中午设八碟八碗传统宴席,招待婴儿的娘舅及其家人,以示对产妇的感谢和尊重。
五、满 月
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十天,叫满月。这一天,家人要举办满月礼,宴请邻里、亲友。当天置办的酒宴叫“满月酒”。满月酒宴上,产妇娘家送来婴儿衣裤、鞋帽、襁褓、项圈、手镯、脚环及喜蛋等贺礼,邻里、亲友们前来馈赠礼仪(礼指礼品,仪指货币,又叫贺仪)。
旧时盱眙城乡的满月礼上,讲究人家还要给孩子剃头,俗称剃红头,即用洁净的剃刀剃去胎发,只在囟门处留下一小撮,叫“留毛头”,俗称“龟尾巴”,意为长命百岁。然后给婴儿换上新衣,戴上饰有福或寿字的小帽,挂上长命锁(也有在百晬时挂锁的),抱到厅堂拜祖先、发“喜蛋”,然后开席。
六、百 晬
孩子出生一百天时,叫百晬(读醉音,古代称婴儿满一百天或一周岁为晬,意为滋润茁壮)。这一天,孩子的父母要给孩子挂上银质、玉质或木质的长命锁,俗称上锁,其目的是保住孩子平安无事。届时,邻里、亲友们还要携礼仪前来祝福,孩子的父母乃要置办酒席感谢邻里、亲友。
七、命 名
旧时盱眙人给孩子命名,一般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百晬时由孩子的父母给孩子命名,俗称取名。之所以由父母给孩子命名,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的生命,也有孩子的父母请孩子的祖父母帮助取名的。
命名时,除取一个学名外,还要取一个乳名,俗称小名子。乳名多取贱字,什么小龟子、小王八、毛蛋子等。有趣的是,盱眙人乳名中的“子”,在呼叫的时候读“只”音。如大毛只(子)、二狗只(子)、三黑只(子)等。之所以乳名取贱,认为贱名好养,且能长寿。讲究人家给孩子取学名时,还要取个字。无论学名、字都比较注重宗族、家庭、血缘关系,重视汉字的形、音、意和笔画所含的信息以及命理关系的引导,强调稳定性、审美性、专指性等。
八、抓 周
经过一年的精心抚育,孩子的稚气萌态可亲可爱。孩子开始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了,这也提醒父母,该给孩子过周岁生日了,古人称之为周晬。
旧时盱眙人给孩子过周岁生日时,有抓周试晬的习俗,试晬也叫晬盘,俗称“抓周”。就是在为孩子庆贺周岁生日的时候,开宴之前在孩子面前的盘子里摆上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具的微型版(如笔墨纸砚和刀枪剑戟等玩具),任孩子随意抓取,由此卜定孩子日后的志向和前途。
周岁生日宴席开始后,亲朋好友们在席上还要说一些祝福孩子吉祥如意或夸奖孩子将来有出息等吉祥话。随着孩子周岁生日宴席的结束,整个诞生礼仪也宣告结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