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南阳

家乡区县: 卧龙区

      南阳简称“宛”,别称南都,宛都,河南省省辖市,位于中国最东端的大型盆地南阳盆地之中,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自古为战略要地。历史上,南阳是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三国刘备“三顾茅庐”和秦楚“丹阳之战”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
     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为中国楚汉文化的发源地。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南阳作为“南都”为中国第二大城市。南阳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医圣”张仲景等历史名人多是出自或发迹于这里;因此地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南阳又有“帝乡”之称。
    南阳是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河南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截止2013年底南阳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仅次于郑州和洛阳。南阳还是豫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南阳入围第一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2014年河南省社科院公布《中原经济区省辖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南阳连续三年蝉联中原经济区30省辖市第四,在河南位居第三,仅次于郑州、洛阳。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
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还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 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 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
     唐朝,南阳设邓、唐二州。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清朝康熙年间,建筑业尤为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
    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邓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泌阳县、方城县12个县(市)属南阳专署管辖。
    1965年11月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南阳专区辖属13县(市),即: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邓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和社旗县。
     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
     2014年,邓州市试点直管。

流年(2015-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