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特产鄱阳湖淡水银鱼。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阳湖淡水银鱼属银鱼科,体型细长无鳞,头扁口大,体色透明,跳动时银光闪闪,晒干后似银白条状,故称银鱼。其味鲜美,营养丰富矿每百克干银鱼含蛋白质72.1%,脂肪13%,碳水化合物0.5%,灰分6.3%及少量水份,以及微量的钙、磷,铁及维生素、核黄索等。是鱼类中的珍品,宴会上的佳肴。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
都昌银鱼相传有500多年的历史,县城西矶山湖西门潭曾盛产过红眼睛银鱼,被视为珍品进贡皇帝。建国后,银鱼生产有很大发,展。七十年代以前,该县年产鲜银鱼20万公斤以上,近年来,由于不断围湖造田,银鱼产卵活动场所减少,加之银鱼本身靠天然繁衍,补偿不了大量的人工捕捞,资源日趋减少,目前每年维持在7万公斤左右的鲜鱼产量。 根据资源调查,都昌银鱼有三种类型:即大湖短嘴银鱼、留氏银鱼、大银鱼。但后两种均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故没有多大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形成生产能力的是大湖短嘴银鱼,成鱼体长60~65厘米,寿命1年,产卵后一个月即自行死亡,因此,也只有一个月捕捞时期。但以春、秋两季产卵繁殖最快,准确地掌握春、秋两季产卵繁殖时期,及时进行人工捕捞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