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这话一映入眼帘,就仿佛针刺向了我的眼眸,会突然发现眼眶发涨,鼻子微酸,有淡淡的泪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我的家乡,北京东燕郊华北科技学院,我的第二故乡。可是,这两个故乡离的实在太远太远,远到我无法再去体会故乡的春秋。
其实,相较于金寨人,我们更习惯的称呼自己为梅山人,哪怕梅山只是一个小镇,可是她承载了太多的关于我的回忆,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三所小学,两所中学,一所高中,构成了她的全部教育资本,我小学上的三小,中学读的金城,高中理所当然的上了一中,换言之,我已然在这个微小的地方呆了十八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年?
梅山的美,就好像沈从文的《边城》,却又比《边城》多了几丝暖意。那里的人们与我而言,是亲切的,善良的,美丽的,单纯的。那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里有着“一水中分白鹭洲”的地貌,一条史河将梅山分为河东和河西。那里有太多太多数不清道不尽的意蕴、
梅山,我的家乡,当我在这个春天尚未到来之时就起程离开,我已经用力回望,因为我知道,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