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8亿元,增长15.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5亿元,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9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25亿元,增长65.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9亿元,增长6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农民人均纯收入2030元,增长5.3%。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主基调,主攻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实施项目拉动、开放带动、民营促动三大战略,全力培强工业立县、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四个经济增长点。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增长35.9%。2008年,截至9月底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83.1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5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0.28%。
蓬勃发展的县域工业。深入推进“工业立县”战略,全力打造矿产资源开发强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工业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达70%以上。铁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炮梁、龙关、田家窑为主的工业“铁三角”,全县铁矿采选企业发展到100多家,铁精粉年生产能力突破580万吨,培育了龙宇、鑫宇、茂源、银达等一批龙头企业。总投资4.2亿元的220万吨大型球团烧结项目,于6月24日破土动工。非金属开发步伐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独石口沸石开发项目,完成了沸石的活化、改性、超细粉三条生产线设备安装,已投入生产;与连云港两家客商合作总投资1.2亿元的石英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山东招金集团投资6000万元建设日产精粉500万吨的莹石矿开发项目,完成选厂主体工程,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新型能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签定了总投资35.2亿元,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取得华北电网并网批复和省发改委核准,正在进行道路修建、设备订购等工作。投资16亿元,装机容量15万千瓦的龙关风电项目,与北京鼎晟华泰公司正式签约。以上项目建成后,全县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5万千瓦。
独具特色的县域农业。坚持农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畜牧、仁用杏、中药材、特种养殖六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了样田出口蔬菜、赤城精细菜、东万口设施蔬菜、大海陀架豆、龙关大陆菜等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发展到4.68万亩。食用菌大棚达到480个,建成了样田、田家窑、东卯、龙关、独石口、云州等九大产业基地,年生产各类菌棒500万棒。发展高标准育肥牛养殖小区6个,年出栏1.8万头,引进韩国客商投资实施了瑞祥肉食品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了育肥牛养殖产业链条。培育了云洲、后城、雕鹗特种渔业养殖场,养殖面积发展到200亩,全县冷水鱼年产量可达300吨,成为京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梅花鹿存栏达到2000只,肉鸡、柴鸡养殖发展到80万只。仁用杏种植面积达150万亩,杏核年产量5000吨。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黄芩种植4.2万亩。
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把县城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和凝聚民心的重要举措,提出了“一年拉开序幕,二年形成雏形,三年展示靓容”的建设目标,积极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全力打造全市最靓县城。按照“主轴东南移,新区扩展,功能区分设”的发展规划,重点实施了汤泉河综合治理、街道改造、市场广场建设、居民小区建设、县城及周边绿化五个方面工程。近年来,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了县城迎宾大道,完成了政府东西街、南北河沿街、建国东街、鼓楼南街、鼓楼东西街、长源街、南大道、复兴路等12条主干道拓宽改造,硬化小街巷57条;对县城至温泉段公路两侧可视面、县城北山、东山和汤泉两岸可视面进行了绿化;实施了鼓楼集贸市场、汤泉河广场、新区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开发建设东大豪苑、格兰水郡、阳光时代广场、东关小区等居民住宅小区;完成了汤泉河综合治理工程。城市管理不断加强,“爱我汤泉河,打造靓丽县城”活动深入开展。县城绿化度、美化度和亮化度不断提高,高标准的县城街道框架初具雏形,配套功能日益健全,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底蕴深厚的生态旅游。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大力度宣传”的思路,突出绿色主题,打“温泉牌”、唱“生态避暑戏”,着力打造成全县经济后续增长点。县境生态环境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观较多,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引进2亿多元资金加快了温泉度假村建设,建成了高档次旅游宾馆和培训中心13家,健身房、狩猎场、游泳馆等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成为集会议商务、自然观光、娱乐健身、疗养度假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以来,又投资1000多万元,恢复了康熙行宫,新建登山栈道及牌楼,提高品位,增加文化内涵,度假村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山梁中生代冰川遗迹、黑龙山自然风光、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朝阳观丹霞地貌、塘子庙温泉、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总投资1.8亿元的汤子庙温泉开发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3亿元的摩天岭滑雪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底雪场有望建成雏形。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境内有国道1条、省道3条,公路总里程1570公里,其中二级公路达276公里18个乡镇全部通油路。累计投资1.8亿元,完成“村村通”工程798公里,105个行政村通油路。特别是随着112国道、省道宝平线、南赤线、滦赤线二级道路改造工程的竣工通车,使县城距北京路程缩短到2小时以内。电力通讯环境不断优化,完成了城网、农网改造,全县35千伏变电站达到20座,110千伏变电站达到2座,实现了龙关-赤城110千伏站双回路。实施了电话“村村通”、移动通讯“村村通”工程,开通了小灵通、国际互联网宽带服务等多种通信业务。
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学校布局不断优化,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基建项目校38所,撤并中小学193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同时启动了农村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工程,全县教学环境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县一中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实施了广电“村村通”和无线覆盖工程,全县440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广播电视,15个乡镇通有线电视,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3%。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完成了18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及17个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1%。社会救助及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镇、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