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历史文化概述
沛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沛地属宋国,宋灭后,楚国得沛地,设县。秦时置沛县,属泗水郡。西汉拆分秦泗水郡,建沛郡,辖沛县,时沛县为高祖汤沐邑。东汉时,郡改为沛国。三国时,曹操将原沛国绝大部分划归谯郡,沛国范围大大缩小,郡治也迁至北部沛县(今江苏沛县)。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隋、唐时隶属徐州。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宁州。明、清时隶属徐州、徐州府。
汉高祖刘邦册封18个王中,有沛籍10人,遂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称。沛县自古尚武之风尤盛,且流派众多。1992年,沛县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沛人至迟秦末汉初即尚食狗肉,此风俗和汉朝开国元勋樊哙的职业-屠狗颇有渊源。沛县狗肉以凉食为主,食时用手撕肉不用刀切,其味尤佳。
历史文化名人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一般称高祖萧何: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酂侯,谥号“文终侯”樊哙: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舞阳侯,谥号“武侯”曹参: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平阳侯,谥号“懿侯”周勃: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绛侯,谥号“武侯夏侯婴: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汝阴侯,谥号“文侯”王陵: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安国侯,谥号“武侯”卢绾: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为燕王周昌: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封汾阴侯,谥号“悼侯”刘交:汉太祖刘邦胞弟,封楚王,谥号“元王”,师从荀子的学生浮丘伯,汉初学者,儒家代表人物。刘安:汉太祖刘邦孙,袭淮南王刘向:汉楚王刘交五世孙,文学家,目录学家刘歆:刘向之子,经学家,数学家
阎尔梅:明末抗清志士,文学家。明万历三十一年生,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崇祯三年中举人,1644年清兵入关,被聘史可法幕府,劝说史可法不可退守而应反攻。史不听劝,退而组织抗清,兵败被捕。越狱后,多次坚拒清政府劝诱,誓不为清朝效力,扮作和尚与顾炎武傅山等伺机抗清。诗名播于海内,有《白耷山人集》、《阎古古全集》行世。胡德风:音乐指挥家冯亦吾:书法家朱敦法: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国防大学校长王恺:考古学家张涵信:动力学家张建云:水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立辰:画家,书法家赵绪成:画家,书法家程大利:画家胡玫:著名导演侯宜杰:历史学家韩晓鹏: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
战国时期,公元前286年齐灭宋,沛暂属齐,两年后的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楚国取得齐淮北故地,沛属楚。
秦灭六国后,设郡县,沛县为泗水郡治所。
西汉建立后,沛县属楚国,汉高帝十一年立刘濞为沛侯,属中央直辖。高帝十二年,改立刘濞为吴王,沛归楚国管辖。吕后元年封吕种为沛侯,由中央直辖,吕后七年改刘种为不其侯,吕后八年吕后亡,平诸吕乱后,沛又归属楚国。
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景帝从楚国辖县析置一个新郡---沛郡,郡名取自汉高祖故里沛县,又升丰邑为县。
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是沛国西部的谯县人氏,他将原沛国包括郡治相县在内的绝大部分被划归新建的谯郡,沛国范围大大缩小,郡治也迁移到了北部的沛县(今江苏沛县)。
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
隋、唐时隶属徐州。
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
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宁州。
明、清雍正十一年前隶属徐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后属于徐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徐海道。
1938年徐州沦陷后属于短暂属于徐州维持会
1939年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后属于苏北行政专员公署,后隶属于改过名字的苏淮行政专员公署。
1944年伪淮海省成立属于伪淮海省。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属于江苏省政府。
1948年11月沛县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隶属于冀豫行署湖西专员公署。
1953年1月,隶属于徐州地区专员公署(属山东省),不久复归江苏省管辖。
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