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英德篇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英德市,随着海螺、台泥等大型企业集团对经济的带动,作为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最有潜力的山区县之一,必须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交通方面:力促广乐高速、英连高速、英佛高速化改造尽快开工建设,解决市区南出口以及与周边县市连通的障碍。尽快将银英一级公路现有的二车道扩建成四车道,缓解市区到清远的交通压力。改建英韶、英阳二级公路,使英德更好地衔接韶关市与连阳地区。改建英东公路为二级公路,连接望埠镇、东华镇、桥头镇、青塘镇以及翁源县、新丰县等地区。改建英西公路为二级公路,连接旅游名镇九龙镇、黄花镇以及西牛镇等地区。扩建英红公路,改善英红镇、云岭、横石塘等地的交通环境。尽快开工建设北江大桥、英德大桥并且撤消浈阳大桥收费站。将所有行政村的道路水泥化,改善农村的出行条件。配合武广客运专线、西牛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加快英德、望埠、连江口、西牛、含光等港口建设。 教育方面:整合资源,利用广东南华技工学校、英德职业技术学校、英德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英德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广东南华职业技术学院(大专),为山区发展提供更专业的人才支援。将英德中学、市一中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示范性高中;将市二中、田家炳中学、英西中学、英东中学等建设成为省一级高中,推进教育全面发展。 行政规划:尽快将现有的24个镇级行政区合并成13个镇级行政区。英城街道、东华镇、含光镇不变动;下太镇并入大站镇,将大站镇改为大站街道办事处,利用撤消收费站的浈阳大桥以及规划建设的英德大桥、北江大桥与市区更好结合,使市区发展空间大大扩充。 医疗卫生:在市区东岸兴建第二人民医院,并将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成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将合并后的11个镇级卫生院升级为医院,并加强医疗设备设施的改造,改善镇级医疗条件;在所有行政村建立卫生服务站,由市卫生局直接管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大局委制:顺应中央大部委制的做法,将相关部门合并成大部门办公,减少机构冗余,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具体建议:由交通局、公路局合并组建成交通运输与公路管理局;文化局与体育局合并组建文化与体育局;由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组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由工业局、信息产业办公室合并组建工业与信息产业局;由市政规划局、园林局、环境保护局合并组建环境保护与市政园林局;由水务局、水利水电局、供电局合并组建水利电力局;由农业局、林业局、渔业局合并组建农林与渔业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入卫生局;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安全生产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由气象局、地震局组建气象与地震监督局等等。 旅游方面:创建国家旅游城市。创建一批4A、5A级景区如:宝晶宫、英西峰林、仙桥地下河、长湖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金海湾等等。兴建中档酒店宾馆以及五星级酒店,改建通往景区道路以及沿途风景,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体育方面:兴建国际标准的英德市体育中心,英德市体育场,英德市体育馆,用于举行大型国际性或国家级比赛。每年由体育局组织举行一次英德市运动会、英德篮球联赛、英德足球比赛。不定期举办一些邀请赛,提高英德市体育水平。组建英德市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酒店宾馆:兴建两家五星级酒店:海螺国际大酒店、英德国际大酒店;加紧规划改造或建设东方大酒店、英德宾馆、北江大酒店、明珠国际大酒店、万豪酒店、世纪名城大酒店等一批四星级酒店宾馆。引进经济型连锁酒店,大力促进旅游景区酒店的升级改造或建设。 工业园区:在大站街道建立英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粤北物流园区、英德物流园区等;在市区北部强化城北工业园区的经济实力;在城西建立英德茶叶批发城、英德农副产品批发中心、英德服装批发城;在大站建立英德汽车城、英德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城、英德水泥批发贸易中心等。努力发展壮大乡镇工业园区。 企业建设:成立英德交通集团管理经营英德交通客运;成立英德港务集团负责建设经营管理境内所有港口;成立英德旅游集团经营管理境内所有景区;成立英德建筑工程集团负责市属工程的建筑施工;成立英德农业发展集团扶持发展农村经济;成立英德水利电力集团负责水利、供水、电力供应等。 人力资源:鼓励引进本地优秀大学毕业生或技术性人才等到农村扶贫开发,政府财政扶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纯翠(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