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仓颉园

家乡区县: 陕西省洛南县

我是成都东软学院郭莉娟,我在参加大学生网络能力秀,我在为我的家乡“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代言,请大家关注我。
仓颉,复姓候刚,名颉,约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故里陕西白水,造字于陕西洛南,享年一百一十岁。据《策海·六书》、《陕西金石志》等史料记载:仓颉随轩辕黄帝南巡于洛南之西北四十五里黑潭,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遇灵龟负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宇宙之势,俯察龟纹鸟虫之迹,指掌而创二十八字,曾镌刻于玄扈山阴。从此石破天惊,字引人类,终止结绳,天降谷雨,鬼哭龙藏。二十八字其释文曰:“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古人曾拓其28字而传,不幸被毁。为了纪念这位人文始祖,洛南县今年在馒头山生态园建造仓颉园,并在园内雕塑仓颉像,雕像与人民路、县政府、中心广场垂直相对,遥相呼应,雕像主体高6.9米,底座高3米,宽3米,总体高度为9.9米,塑像采用花岗岩雕刻而成,重约40余吨,为了运输以及起吊安装方便,雕像分为四节五块,动用了两台15吨的起重机,人力60余人,耗时12小时。整个雕像给人以高大挺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成为洛南文化生活中的永久性标志。

仓颉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景园浓缩和演绎了仓颉造字的历史遗迹与传说,自东向西依次有奎星亭、云雀园、仓圣广场、雕仓颉像、仓颉纪念馆、阳虚跌瀑黑水潭、竹雨石屋造字遗迹等,一条宽畅的地书步道和两侧的小步道有机地串珠着各个景观景点。景园极富传统的北方园林风格,厚重简洁但不失精巧和现代感,将“仓颉造字”以及山石字画,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形成文化氛围浓厚的景园。仓颉园彰显了洛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观赏寓教于乐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如今,仓颉文化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招牌,洛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打响仓颉造字这块金字招牌,着力塑造洛南作为中国汉字故里的品牌形象,利用这特有的文化资源,精心挖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用仓颉文化包装洛南,宣传洛南,提高洛南的对外知名度。1997年在各级领导重视下,该县组建成立仓颉艺术研究会,举办各种展览,开展讲座研讨等活动;2001年县委、县政府隆重举办首届仓颉文化艺术节,邀请八方人士、各级媒体大力宣传仓颉文化;近几年,该县结合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斥千万巨资树起了仓颉像,建成了仓圣祠、奎星亭、云雀园、仓圣广场、仓颉纪念馆、阳虚跌瀑黑水潭、竹雨石屋造字遗迹、仓颉大道等旅游景点;宣传文化部门聘请国内一流专家精心打造出了大型诗舞剧《仓圣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去年,仓颉造字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民间,该县石门镇农民王聪芳巧妙构思,利用麦秆画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仓颉造字的情景;为缅怀人文先圣,弘扬仓颉文化,今年4月,由县委宣传部策划,该县首次举行公祭造字始祖仓颉典礼,该县各套班子领导,各部门、相关单位代表及群众千余人参加了活动,省、市媒体争相报道。目前,以仓颉造字在洛南、中国汉字故里为主题内容的多种文艺表演、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活动日益繁荣,仓颉文化旅游纪念产品不断出新,该县已将以仓颉文化为主的各类学术研讨列入建设陕南文化强县的重要内容。 在仓颉造字的这块热土上,深邃悠远的仓颉文化已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洛南县委、县政府和纯朴善良的洛南县人民正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在仓颉文化的映照下,洛南人民正走向灿烂的明天。

我的网络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guolijuan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9656737.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77987160

灼灼其华(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