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乌杨白酒,又名乌杨白酒、乌杨酒,产于重庆市忠县乌杨镇,由重庆忠州酒业有限公司生产。乌杨白酒选用优质糯高粱为原料,引山泉水,采用传统故态小曲酒生产工艺精心酿造,封坛地下窖藏而成,具有“饮后不刺喉、不伤头、回味爽、余香久”之独特风格,深得消费者喜爱。2013年,乌杨白酒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重庆市忠县,有很多关于乌杨白酒的传说,白居易与乌杨白酒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年青时的白居易,曾避乱江南,并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疾苦有较多接触和了解。他曾官至翰林学士等职,因上书议政,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调忠州当刺史。
白居易自从被贬到忠州后,整日郁郁寡欢,有一天,他坐着小舟来到塘土坝对面的乌杨镇。冬天的乌杨镇,寒风刺骨,不免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刚走下小舟,白居易遇到了将军村的一个老农,正在喝着清凉的井水。白公走上前去,嘘寒问暖,原来老农正要去给祖先上坟,老农的祖先不是别人,正是大名威振的严颜将军。白公和老农聊了很久,一起来到严颜的墓前,此时,白公仿佛看到了将军在战场上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场景,不尽肃然起敬。晚上,下起了大雪,白公一边聊天,一边在火炉傍看着老农将高梁放到锅里,然后酿出新鲜的白酒,不尽喜从中来,随即赋诗一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着便一饮而尽。
建国初期,国家对酒类实行专卖,乌杨镇酒类生产众多私营作坊经过公私合营,于1952年成立乌杨国营酒厂,归属“中国酒类专卖局忠县批发部”管辖。计划经济年代,经过几多变迁,乌杨国营酒厂于1990年归属四川省忠县国营酒厂,乌杨白酒主要沿袭历史以来散装销售的形式,供应本县及周边市场,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1992年,乌杨白酒新产品(52度500ml瓶装高粱酒)在四川省首届巴蜀食品节上获得银奖。1998年11月忠县国营酒厂改制为“重庆市忠县宏发酿酒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0月,忠县宏发酿酒有限公司又改制为“重庆忠州酒业有限公司”,乌杨酒厂及乌杨白酒隶属于该公司。2010年2月,“乌杨白酒”商标成功注册,忠州酒业公司获得了“乌杨白酒”商标的生产、销售和广告营销使用权。发展至2013年,乌杨白酒有近20个品种,销往重庆市各区县以及上海、山东等地,并在各类质量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其产值达到11618万元,销售收入达到8614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