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八景”之五凤飞云

家乡区县: 湖北省竹溪县

城北坡五峰山,五峰叠连,绵延数里,成相盼若顾状,古称“五星聚奎”,故原名“五星峰”。从山之南远观烟云袅绕的五峰山,五峰俊秀似凤头,五只凤身面南一字摆开呈现山体坡面上,恰似五凤翱翔在白云间,所以,古人以“五凤飞云”作为县之八景之一。五凤全在似与不似之间,其中尤以中间一凤最为相似,凤身肥硕无比,凤翅巨大无朋,两翼展开,凤头高昂,呈领头向北冲天而起状。所以,清乾隆十一年(1746)任竹溪知县的宋焕就说:“县治后五星峰,亭亭秀立,而溪人亦云五凤,盖象形固有之。”并发出了“峰何不凤,凤何不峰”!的惊叹。看来五峰山因山形颇似五凤而自成一景,古今是有共识的。  古人称五峰山“为一邑之主山”,所谓主山乃风水学中所指城市后所倚的来龙山脉,又称镇山。故古县志载:“署后五凤山,龙脉之所经也。”可见明成化十二年(1476)竹溪首任知县曾熙在选址建城时,五峰山在其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但遍查史籍五峰山上并无古建筑的记载。五峰山乃以山形似凤,烟云袅绕,以及漫山的苍松翠竹和一泓溪水脚下缠绕的自然景观取胜而成为县之八景之一。古时的五峰山植被状况良好,原始森林茂密,加之竹溪河水如同玉带横练在山脚下,山光水色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所以,成为人们郊游的极好地方。《竹溪县志.艺文.春日游五峰山》一诗中对此就有记述。诗云:“山光水色助徘徊/一种呤情马上催/常日囊中犹着句��况从峰外探春回”对于邑中文人来讲,因五峰山之苍郁和五凤“联翩之兆”多让士子们寄托着一旦金榜题名的希冀。清咸丰年间竹溪训导(主管教育的学官)贺寿德,在《五凤飞云》一诗中就有希望自己的学生“飞入翰林知有日”的句子。

  五峰山因是一邑主山,逶迤数里屏立城北,因此成为县城北部的自然屏障,主峰顶至今尚有寨墙遗迹就是明证。所以在历代战火兵燹中屡遭破坏;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五峰山的森林植被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临近解放时已是光秃秃的五里荒山。好在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起,时任县长崔一民就带领县城居民和机关干部,开始在五峰山上植树造林,栽下了大量的茶、松、杉、水梨、苹果等树木,又经过近三十年来对荒山的绿化和近年停耕返林工作的开展,目前的五峰山虽未被森林全部覆盖,但也是果树成行,松杉苍郁,茶园翠绿掩盖了大部分山坡。苍山挺立显得格外清秀。今日之五峰山一到春季漫山坡的雪白梨花将溪城映衬得份外美丽,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画意。相信再过三五年,“五凤飞云”的自然景观,必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和全景的形式,展现在竹溪人民的眼前。

徐淑珍(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