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八景”之独松栖鹤

家乡区县: 湖北省竹溪县

古县志载:“安城多 崎崛 之山,其西北诸峰尤美;而耸然特出者,惟老君观最奇。峰下北出二里许,林谷幽深,松篁掩映,有古寺焉。所称独松栖鹤者,邑中八景之一也。”安城,竹溪之古称,从县志记述来独松栖鹤景地山奇峰美,林深谷幽,非但有古寺,而且还有古观。据清代竹溪人曾芝抚(嘉庆甲子科即1840年优贡,曾任公安县训导)《重修老君观》一文可知:寺即独松寺,观为老君观。山上为老君观,峰下即独松寺,皆修自明成化年间。只因几度兴废,至清代已是毁败不堪,寺观蔓草丛生,荒烟一遍。到了清乾隆年间知县李策(安邱人,进士出身,乾隆三十四至三十七年间任竹溪知县)叹怜古迹被毁,着令城隍庙道会朱阳亮主持老君观和独松寺两处的香火,田产地租等一应事务。在朱阳亮的操持下,独松寺的殿阁、神象都得到了重修。修缮后的独松寺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后殿规模大于前殿数倍,为寺之主殿。两侧厢房分立,与寺之环护院墙相连。院内天井宽绰,全寺占地面积颇为宽阔。独松寺也因系明代以来已有数百年的古刹,而成为县西北一带的名胜古迹和军政要地。明清之际香火特别旺盛,民国末年还曾为独松寺区区公所驻地,常年驻有乡勇兵丁百人左右,拥有快枪百余支,可见寺庙规模之宏。老君观则因财力所限,直到嘉庆三年(1798)由接任道会魏来宾和陈来贵筹资,并“出清囊千余金”(即卖卜之金,佛道事收入)后,才开始在老君观旧址上重建殿宇。重建始于嘉庆五年(1800)三月,落成七年(1802)闰四月,耗时两年之久,可见观之工程浩繁,重建后的老君观为三进院落,山门环护,高瓴巨桷,金碧辉煌,殿内神象庄严肃穆,森森令人生畏。道观处在青松罗列翠柏叠加的自然环境之中,时常被岚光绿翠所飞涌,鼓声、经声相交织;钟、鼓振荡之声不时回响在寺、观之间,是一个佛、道共处的融融之地。古县志载:“独松寺,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古刹,刹前有独松,虬技鹤盖,亭亭云表,因以名。”可见“独松栖鹤”是因寺前一棵孤兀独立的古松,其干枝似虬龙,树冠形似仙鹤而得名,实乃形象比喻之称谓,而并非真有仙鹤亭亭栖于古松之上。  独松栖鹤之景地,在今水坪镇换香管理区伍家大院(村)西北1.5公里的山坡上。老君观早已荡然无存,不知毁于何年何月何事,而独松寺也只仅剩断壁残垣和古树数株而已。门前似仙鹤之古松仍存,寺庙残墙上的一块古碑依在,从残文中尚可断断续续追寻一下古景之悠远情况。

徐淑珍(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