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我的家乡赣州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群山环绕,断陷盆地贯穿于赣州市,以山地、丘陵为主。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和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赣州市四周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形成溪水密布,河流纵横。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是以暴雨、洪水为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区。
二、气候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流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先涝后旱少酷暑,秋季风和日丽天气爽,冬季冷而不寒少雨雪。
三、人口
2012年末,赣州市总户数282.4万户,总人口926.7万人,比年初增加8.44 万人。农业人口737.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9.6%;非农业人口189.10万人,占总人口的20.4%。赣州市汉族人口919.55万人,占总人口的99.2 %。赣州市有1个民族乡、36个民族村、287个民族村小组。以畲族为主,回族集中在章贡区,瑶族集中在全南,有民族村30个。超过千人的有畲、回、蒙古3个民族。
四、交通
航空:赣州黄金机场位于赣州市南康区凤岗镇峨眉村,距赣州市中心16公里,占地面积2668亩,按4D级民用机场规划,能满足波音757、空客A320等机型起降,总投资为5.2亿元,于2008年3月26日正式通航。机场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杭州、南昌、成都、昆明、海口、厦门等地的航线,机场每周通航百余个航班。
铁路:赣州市境内已建成的铁路有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韶铁路。
公路:赣州市境内已建成的铁路有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韶铁路。
水运:境内位于赣江源头的赣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赣州港码头分布于贡江、章江及合流后的赣江河段。
城市公共交通:赣州中心城区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企业是赣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城区有公交车994标台,其中大容量、节能环保型公交车306标台,公交线46条,公交场站5个,公交站点742个,从业人员1235人,公交线路总长1134.7公里,日均客运量约二十万人次。
五、经济
农业水利,赣州主要农产品有粮食、烤烟、蔬菜及食用菌、花生、茶、瓜果、水果(如脐橙)、肉、生猪、水产品等。赣南脐橙以53.89亿元的品牌价值居全国农产品价值榜榜首。
批发零售业,赣州市批发零售业种类有粮油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干鲜果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
旅游业,赣州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旅游品牌有4个: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赣州。逐步形成以瑞金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游产业集群、以龙南—赣县为核心的客家风情旅游产业集群、以安远—寻乌—定南和上犹—崇义—大余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兴国三僚—章贡区马祖岩—赣县杨仙岭为核心的堪舆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州旅游格局。
六、城市文化
赣州历史悠久,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江南政治经济军事重镇。
客家文化,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全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大部分地区和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语地区,客家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5%以上,有“客家摇篮”之称。
饮食文化,特产,赣南脐橙、于都烧卷子、禾丰珍珠粉、信丰红瓜子、信丰萝卜干、南安板鸭、宁都肉丸等。
客家名菜,三杯鸡、糯米鸡、生煎鸭、鱼粉皮、珍珠粉、客家酿豆腐、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