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岩位于乐昌市南郊5公里,属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岩溶地貌,是大型的溶岩洞穴。分为上下重叠三层,最高处30米,最宽处40多米,总面积12000平方米,常年气温保持18-20摄氏度,冬暖夏凉。昔时因洞口有古佛寺而得名。至今仍有“古佛洞天”摩崖题壁和观音像,可供游人瞻仰。
古佛岩,因洞内的石笋和钟乳石,形状如仙似佛,前人在洞内安放过佛像,在洞口又建有佛寺而得名。它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城西南5公里处,是一个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在古代被列为乐昌十大名胜之一。据<乐昌县志>第十二卷记载:“古佛岩:在县治西南十五里。石室方数丈,平正可列席十余。室后有小洞,深约百余步。前绕溪流,潺潺可听。旧志云:崖口古寺,楹垣倾圮,残碑基址仅存。今崖口房舍凡数间,特不若西石宽闵耳。残碑则寻之不获。”
古佛岩原有古佛寺,已毁,仅存摩崖石刻“古佛洞天”四字。原洞口亦已被泥石堵塞。新开燕子岩、灵子岩、榕树岩三处洞口,均与古佛岩相通。1984年重新开发古佛岩溶洞,全长570余米,最高处30余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内有古佛殿、观音殿、王母殿、玉皇殿、西游宫、逍遥宫和金龙殿等7个旅游点。洞中景色绮丽。钟乳石千姿百态,貌似龟、狮、象、豹、鸡、鱼、花、果、瀑布、溪流。与众不同的是洞中石笋多似秃顶石佛,油光发亮,笑卧腾飞,形体各异,憨态可掬。另有一石脑花,位于西游宫左下角,直径12厘米,形如人脑,呈透明状,微黄,体积数倍于桂林芦笛岩的石脑花。古佛岩还有3亿年前的海地珊瑚化石和罕见的大型石脑,亦堪称一绝。古佛岩有一大型观音卧佛塑像,长8米,高3米。洞外还有射击场,岩洞餐厅设施。
古佛岩的各式石笋、石花、石柱、石幔或插其中、或悬起上,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